《左传》辞令中的委婉语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左传》辞令中的委婉语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介绍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左传》中辞令、委婉语的界定、相关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等。前人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文学鉴赏角度论述了《左传》辞令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色,而较少从语言学角度对辞令中的委婉语的分类、表现手段加以分析,这是本论文应进一步加以阐述和弥补之处。第二章从涉及的对象与使用对象两方面对《左传》辞令中的委婉语进行划分,可划分为与战争有关的委婉语、与盟誓有关的委婉语、与劝谏有关的委婉语三类。第三章《左传》辞令中委婉语丰富多姿,形式多样,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古代语法学、现代语用学等知识将委婉语的表现手段分为以下三类:词汇手段、语法手段、语用手段;从词汇的角度来考察主要表现为恰当地选用表敬词语、表谦词语、比喻性词语、讳饰性词语、模糊性词语等;语法手段主要有使用反诘句式、使用否定句式、使用祈使句式、使用表假设关系型句式、使用恰当语气等;语用手段主要表现为用《诗经》中的诗暗示、用歌谣暗示及侧面烘托本意等。第四章从三个方面分析委婉语的语言特色,主要包括委婉含蓄、曲回有致,刚柔兼济、绵里藏针,以及言近旨远、辞简意深等特点;并从“礼”与“文”两个角度分析春秋时使用委婉语所彰显的思想文化内涵。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中西文化对刘云若的影响入手,分析其小说特色,得出作家的文化选择,进而给刘云若小说一个历史文化定位。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因素伦理道德、艺术、文学对刘云
胡风是以一个左翼文学理论家身份踏上文坛的,他一踏上文坛就表现了对革命文学的矢志不渝,他左右开弓,既反对当时文坛上存在的“性灵主义”等与革命文学不相一致的文学主张,同时又
雅斯贝斯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一直在努力地研究人的存在,认为悲剧是对存在本质的意识。其“终极境况”概念表述了人的生存的一种矛盾结构:有限与无限,挫折与超越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