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常见气象因素对0~14岁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的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dh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Cox)A组、B组等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发病人群主要以05岁的婴幼儿为主。2008年我国安徽省局部地区出现了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在随后的3个月内疫情又扩散蔓延至我国28个省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88955例。同年,我国卫生部为加强对手足口病疫情的监测与控制,将手足口病列入我国法定传染病的范畴中,按照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此后,我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08年至2018年,发病率由37.6/10万上升至169.4/10万,其发病率始终位居丙类传染病首位,在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疾病负担,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许多研究表明,手足口病发病数及发病率在时间变化上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而这种季节性波动与气象因素,包括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日均风速、每日日照时数以及日均气压都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说明气象因素在手足口病发生和流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地域广阔,横跨多个经纬度,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对于西北内陆干旱区的研究尚不多见,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且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存在差异,故气象因素对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亦不同。此外,既往的研究多使用周发病或月发病数,选择的时间尺度比较宽泛,主要利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来探讨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流行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不光是非线性的,同时也具有滞后性。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变暖,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的嘉峪关市,气温上升的速度高于预期,受此影响手足口病发病率与过去相比,有所升高。因此,有必要对嘉峪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研究,探究影响手足口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气象因素,揭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变化趋势,为当地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嘉峪关市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014岁儿童手足口病报告数据;从甘肃省气象局收集嘉峪关市同时期的气象数据,包括日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日均风速、每日日照时数以及日均气压;人口学数据从《甘肃统计年鉴》获取。首先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研究期间嘉峪关市014岁儿童手足口病病例的时间变化特征、人群分布特点以及空间分布趋势进行分析。其次,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了各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确定纳入模型的气象变量。采用基于泊松(Poisson)分布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对各气象因素分别建立模型,探讨了各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非线性影响和滞后效应。同时,计算了在不同滞后天数下常见气象因素的不同百分位数(P5、P25、P75、P95)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按性别、年龄和季节进行分层,进一步分析了上述气象因素的风险效应。研究结果(1)描述性分析:嘉峪关市2008年2018年014岁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第一个高峰出现在47月,次高峰出现在1011月。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中,男童发病数高于女童(1.45:1);发病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05岁组,占报告发病数的74.07%;发病人群主要以幼托儿童为主,占报告发病数的57.85%。手足口病发病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聚集性趋势,呈散发状态。(2)各气象因素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总体关联情况:以各气象因素中位数为参考值,通过DLNM模型拟合,得到各气象因素在不同滞后天数内对手足口病发病影响的3D效应图,不同滞后天数下,各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日发病数间呈非线性关系,不同气象因素的相对危险度和滞后效应不同。当日均气温为20.0℃,滞后Lag0d时RR值最大,为1.238(95%CI:1.1261.362);当日均相对湿度为24.0%,滞后Lag7d时RR值最大,为1.172(95%CI:1.1021.247);当日均风速为4.0m/s,滞后Lag1d时RR值最大,为1.280(95%CI:1.1301.450);当每日日照时数为2.0h,滞后Lag1d时RR值最大,为1.443(95%CI:1.2071.725);当日均气压为846.0hPa,滞后Lag0d时RR值最大,为1.214(95%CI:1.0941.348)。(3)各气象因素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暴露反应曲线:各气象因素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之间存在非线性的暴露反应关系,但具体的暴露反应曲线形状各不相同,日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气压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近似呈“M”型,日均风速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呈不规则“W”型,每日日照时数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呈“N”型。日均气温在-5.0℃0.0℃和10.0℃25.0℃范围内,RR值大于1,在19.0℃时,RR值达到最大;日均相对湿度在15.0%40.0%和50.0%79.0%范围内时RR值大于1,在27.0%,RR值达到最大;日均风速在2.0m/s4.0m/s时表现出危害效应,在3.0m/s时,RR值达到最大;每日日照时数在1.0h6.0h和10.0h14.0h范围内,RR值大于1,在14.0h,RR值达到最大;日均气压在845.0hPa851.9hPa时表现为危害效应,在847.0hPa时达到最大危害效应。(4)各气象因素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单独效应:在日均气温的不同百分位数下P5(-11.3℃)、P25(-1.7℃)、P75(19.0℃)、P95(24.2℃),气温对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均在滞后Lag0d即表现出危害作用,当日均气温为19.0℃(滞后Lag0d)时,RR值最大,为1.231(95%CI:1.2451.348);在日均相对湿度的不同百分位数下P5(21.0%)、P25(33.0%)、P75(56.0%)、P95(76.7%),相对湿度对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均在滞后Lag7d时最大,当日均相对湿度为21.0%(滞后Lag7d)时,RR值达到最大值(RR=1.167,95%CI:1.0951.242);在日均风速的不同百分位数下P5(1.3m/s)、P25(1.7m/s)、P75(2.5m/s)、P95(3.9m/s),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随滞后天数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当日均风速为3.9m/s(滞后Lag1d)时,RR值最大,为1.277(95%CI:1.1331.439);在每日日照时数的不同百分位数下P5(0.0h)、P25(7.1h)、P75(11.0h)、P95(13.3h),日照时数对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随滞后天数的变化而变化,当每日日照时数为0.0h(滞后Lag1d)时,RR值最大,为1.289(95%CI:1.0491.585);在日均气压的不同百分位数下P5(843.2hPa)、P25(847.9hPa)、P75(856.2hPa)、P95(861.9hPa),气压对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均在滞后Lag0d表现出危害作用,当日均气压为847.9hPa(滞后Lag0d)时,RR值最大,为1.184(95%CI:1.0911.285)。(5)各气象因素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累积效应:当气温=-1.7℃时,儿童手足口病的累积滞后效应在Lag05d至Lag07d内有统计学意义,累积效应RR值在Lag05d时达到最大值(RR=1.444,95%CI:1.0661.955),当气温=19.0℃时,儿童手足口病的累积滞后效应在整个滞后期内均有统计学意义,累积效应RR值在Lag07d时达到最大值(RR=2.632,95%CI:2.2393.094);当相对湿度=21.0%时,累积效应RR值在Lag07d时有统计学意义,且达到最大值(RR=1.900,95%CI:1.5902.270);当风速=3.9m/s时,儿童手足口病的累积滞后效应在Lag01d至Lag07d内有统计学意义,累积效应RR值在Lag07d时达到最大值(RR=2.056,95%CI:1.4192.978);当日照时数=13.3h时,儿童手足口病的累积滞后效应在Lag03d至Lag07d内有统计学意义,累积效应RR值在Lag07d时达到最大值(RR=2.601,95%CI:1.9243.516);当气压=847.9hPa时,儿童手足口病的累积滞后效应在整个滞后期内均有统计学意义,累积效应RR值在Lag07d时达到最大值(RR=1.886,95%CI:1.5462.301)。(6)各气象因素对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日均气温变化能够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数的增加,男童和614岁青少年更容易受到气温的影响;相对湿度对男童和05岁幼儿产生的危害效应的影响要比其他亚组大,男童和05岁幼儿对相对湿度变化更加敏感;随着日均风速的增大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亦随之升高,男童和614岁青少年对风速变化更加易感;较长的日照时数会增加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男童和05岁幼儿更容易受到日照时数变化的影响;日均气压降低能够增加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男童和05岁幼儿更容易受到气压变化的影响。(7)不同季节时各气象因素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日均气温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在春季和夏季较高、秋冬季节时较低;日均相对湿度对儿童手足口病的影响表现为春季高、冬季低;日均风速对儿童手足口病的影响春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每日日照时数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在冬季较高、夏季较低;日均气压在冬季对儿童手足口病影响较大,而在夏季时影响较小。研究结论(1)嘉峪关市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呈现两个发病高峰(47月、1011月),报告病例以男童、05岁幼儿和幼托儿童为主。同时,手足口病发病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聚集性趋势,呈散发状态。(2)各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均呈非线性影响,暴露反应曲线形状各异,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以及气压均在特定的范围或区间内对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有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3)在单独效应方面,不同滞后天数以及不同百分位数下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以及气压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并不相同,故对应的具体RR值亦不同。在累积效应方面,上述各气象因素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累积效应RR值也不相同,且最大效应值出现的滞后时间以Lag07d为主。(4)各气象因素对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存在差异,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儿童对各气象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此外,各气象因素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亦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夏、秋、冬四季的效应值各不相同。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胸腔积液和血清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水平,探讨VCAM-1在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胸腔积液患者87例,其中经临床诊断或内科胸腔镜检查
主要从螺旋折流板热交换器结构研究以及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研究2个方面综述了不连续螺旋折流板、连续螺旋折流板和组合螺旋折流板等具有不同折流板结构的管壳式热交换器的
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就是结核病,我国是位于印度之后的全球第二位结核病负担相对较重的国家。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胸膜炎是结核病中相对常见的类型,
本文主要探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ERP,分析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应如何为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出贡献。ERP是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的简称,其中文翻译是企业资源计划,作为
高血压患者不得不长期服用降血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很多抗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之一,是导致性欲减退或性功能障碍.然而,出现了这些问题,多数人既不求助于医生,又羞于向他人启齿,
目的:对知母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进行研究,旨在探明盐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从化学成分角度解析炮制原理,为盐炙共性技术与原理的归纳提供依据。方法:用HPLC方法比较不同知
通过对腾格里沙漠退化草地封沙育草试验研究表明:封沙育草能够有效恢复天然草地生产力,提高植物多样性、牧草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改善植被构成和草地的生态功能;一般轻度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