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外科Apgar评分在预测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2050z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改良外科Apgar评分(mSAS)对肝门部胆管癌(HC)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4月至2019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80例,将其分为并发症组(n=120)和无并发症组(n=6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CEA、CA19-9、Bismuth-Corlette分型、术前黄疸情况、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外科Apgar评分、改良外科Apgar评分、手术方式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等级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180例患者中120例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间mS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9.683,P<0.001),高分组(>6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8%,而低分组(≤6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3%。将并发症单独分析显示,菌血症、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切口并发症、腹腔出血以及肝功能不全与无相应并发症患者间mSAS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2分别为15.934、48.293、45.997、5.244、10.911、16.153,P值均<0.05),而胆漏未见显著差异(?~2=0.822,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SAS(OR=0.029,95%CI:0.008~0.112,P<0.001)、手术方式(OR=2.343,95%CI:1.129~4.864,P=0.022)、术前黄疸水平(OR=2.504,95%CI:1.384~4.533,P=0.002)与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mSAS与SAS预测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6(95%CI:0.763~0.879)和0.770(95%CI:0.702~0.830)。mSAS的最佳临界值为6.5分,敏感度为96.3%,特异度为58.2%,准确度为75.6%。结论:改良外科Apgar评分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预测方法,且较传统外科Apgar评分预测效果更佳。改良外科Apgar评分≤6分、扩大范围切除、术前黄疸是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现有关于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及蔗糖、淀粉致龋性的研究,以及致龋动物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建立稳定可靠的HFCS和蔗糖、淀粉交互致龋的动物模型。【方法】取60只
作为阳明后学之一的罗近溪,在继承了阳明的良知学说和知行合一的学术要旨前提下,以发挥孔孟宗旨为己任,以博观约取之精神在日用伦常中作“心性”之学问。一方面“承见天心”,
蛋氨酸作为猪饲粮中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在机体蛋白合成和代谢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近些年关于蛋氨酸对猪生长及肉品质的改善作用,研究较为匮乏,所以本论文旨在通过饲养试验和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外侧皮肤出现感觉障碍问题的原因及应对办法。方法:测量26例(31膝)采用髌旁内侧切口股内侧肌下入路(Subvastus Approach)行微创TKA患者手术后
治疗性抗体(Therapeutic Antibodies)是一种治疗性蛋白,常通过阻断细胞信号通路,诱导抗体、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以及细胞凋亡等方式达到治疗效果,具有特异性、高效性的特
【研究背景与目的】大量研究表明,脑内以小胶质细胞活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反应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标志,M1型极化的小胶质细胞具有促进神经炎症和神经毒性的作用,而M2型极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早期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收入的60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早
《辩正教真传实录》是西班牙多明我会传教士高母羡(·Juan Cobo,1546-1592)于1593年写于菲律宾的一本中文传教书。它极有可能是在菲律宾出版的第一本或至少是前三本书籍之一。目前海外汉学对传教书的研究多集中于来华传教士的作品,流寓海外的中文作品鲜有人研究。我国学界对此书的重视始于方豪先生,1952年5月方豪先生在马德里国家图书馆发现此书。他在书上看到了伯希和的题字并指出伯氏误判了此书的
研究背景急性胃肠损伤是ICU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胃潴留、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腹腔内高压等。在重症患者中,急性胃肠损伤的全球发病率约为40%左右(27%~54%),国内发病
背景:RabGEF1(Rab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1)是Rab5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属于小G蛋白家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abGEF1在某些人类癌症中起到致癌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RabGEF1在神经胶质瘤中的研究。我们前期研究发现,RabGEF1在人胶质瘤肿瘤组织中明显上调。另外,RabGEF1敲减后胶质瘤细胞活力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