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是台湾儒学教育的发展期,经过二百多年的培育,台湾的官学、书院、乡学逐步创建,儒学教育机构遍布台湾各地,被称为“东道之传”的朱子学成为此期间的主流思想。清政府通过儒学教育,逐步淡化反清复明思想,提高民众文化素质,缓和满族统治者和广大汉族人民的矛盾,推动了清代台湾社会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抵抗列强的侵略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儒学中的经世致用思想得到复兴并与程朱理学融合,通过儒学教育,成为台湾人民建设台湾反抗侵略的思想武器,对台湾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努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清代台湾各类学校和书院的创置,沿革以及相关的管理体系,着重研究清代台湾儒学教育的特征,进而探讨清代台湾儒学教育对台湾社会的影响。通过这一研究,能够准确全面地展现清代台湾儒学教育的发展情况及其区域性特征,认识儒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理解台湾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与大陆文化的一致性,为深入研究清代教育史以及台湾地区的文化发展史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