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宜的留茬对植物群落的再生与牧草养分的循环积累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刈割留茬影响所收获牧草的经济产量、牧草的养分含量和牧草养分储量。刈割留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牧草经济产量,留茬过高收获的牧草经济产量就会少,则牧草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也会有所响应;留茬过低,其收获的牧草经济产量虽然高,但留茬过低会对草地之后的植物再生、牧草经济产量、营养物质的循环、凋落物产生量和土壤养分供给能力等产生不良影响,以致因养分的失衡草地开始退化。因此,研究牧草的产量动态、营养物质含量动态和养分储量,确定割草场适宜的留茬高度,对天然割草场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在五年的留茬处理中牧草经济产量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减少,随刈割年份的增加各留茬处理经济产量降幅逐年缓解,除0cm留茬处理外,其余留茬刈割处理间收获产量差异减少,收获产量有趋同的现象。 2.大于10cm的留茬,有利于地上生物量的积累。就种群而言,低于6cm的留茬,有利于羊草地上生物量的积累,高于6cm的留茬有利于克氏针茅地上生物量的积累,14cm的留茬,有利于其它种群地上生物量的积累。 3.刈割初期6cm留茬羊草高度降低,随刈割年份的增加羊草高度上升。留茬越高羊草高度降低的幅度越小,随留茬高度的增加,羊草经济产量下降。10cm以上的留茬有利于克氏针茅个体高度的增长。留茬高度越高克氏针茅高度的降低幅度越小,0cm至12cm留茬刈割,使针茅产量呈现阶梯型下降。 4.羊草、克氏针茅各种元素的储量受元素含量和羊草、克氏针茅收获量两因素的影响,C和N储量主要受产量影响,P储量受产量影响的程度要弱于C和N。留茬处理可使混合物的N含量增加,P含量在0cm留茬和6cm留茬处理中增加,在其他留茬处理降低。混合物C、N和P储量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5.留茬越高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越低,20cm以下土层有机质受留茬处理影响小0cm留茬和6cm留茬处理主要影响0-10cm土壤有机质,8cm-12cm留茬处理主要影响10-20cm的土层有机质,各处理对20-30cm土层有机质影响较小。 6.高强度的刈割(H0)降低0-20cm土层土壤的N含量,但增加速效N含量。适当的提高割草的留茬高度有利于深层土壤N的积累。 7.不同留茬处理降低0-10cm土层土壤全P和速效P含量,适当的提高割草的留茬,有利于20-30cm土层土壤全P的积累和10-30cm土层土壤速效磷的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