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简易神经筛查方法对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2)探讨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对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可能的诊断截点。(3)探讨不同水平炎症因子hsCRP、IL-1、IL-6对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1)收集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2年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327例和天津市大港油田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非糖尿病人8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检测数据及空腹静脉血。(2)对患者进行神经病变症状、简易神经筛查(踝反射、针刺觉、温度觉、振动觉、压力觉),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 MNSI)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依据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Distal Symmetric Polyneuropathy, DSPN)的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三组,其中T2DM伴DSPN者(DSPN组)197例,T2DM无DSPN者(DM组)130例,非糖尿病病人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88例。(3)应用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评价各体格检查方法及组合的诊断效能,应用回归分析寻找MNSI的可能截点。(4)比较三组的炎症因子水平,依炎症因子的分布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四组,应用多变量校正的回归模型分析各水平炎症因子的DSPN的发病风险比(odds ratio,OR)。(5)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样本均数间比较应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偏态分布资料样本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分别对五种筛查方法及MNSI量表各项指标权重=1,应用Logistic回归计算出各方法的系数及截距,再以该系数作为权重值,做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应用MedcalC软件Delonget al法进行AUC的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DSPN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水平炎症因子的OR。结果:(1)DM组的体质指数(BMI)、冠心病史、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高于NC组;DSPN组的年龄、BMI、收缩压(SBP)、冠心病史、TG、HbA1c、hsCRP高于NC组,舒张压(DBP)低于NC组;DSPN组的年龄、BMI、DM病程、应用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的比例、冠心病史、hsCRP、MNSI问卷和体格检查评分高于DM组,DBP、糖尿病无治疗比例及饮食+运动治疗比例低于DM组。(2)患者年龄、DM病程、肾病史、MNSI问卷及体格检查评分、HbAlc、hsCRP是DSPN的独立危险因素。(3)以是否确诊DSPN作为“标准”,分别评价五项简易筛查的准确性,以踝反射的敏感度最高,其次为振动觉。(4)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三项联合与确诊DSPN的符合率最高,且临床操作相对简单。(5)MNSI中,问题1、3、9、11和踝反射、振动觉检查与全项检查的效果相当,证实将MNSI问卷评分诊断截点定为4分,体格检查评分诊断截点定为2分的可能性。(6)hsCRP可以作为T2DM患者是否合并DSPN的预测因素,且该效应不受患者年龄、DM病程、血压、血脂、BMI等因素的影响。(7)IL-6是DSPN的危险因素,IL-1对DPSN的诊断价值尚不明确。结论:(1)患者年龄、DM病程、肾病史、MNSI问卷及体格检查评分、HbA1c、 hsCRP是DSPN的独立危险因素。(2)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三项联合与确诊DSPN的符合率最高,且临床操作相对简单。(3)MNSI中,问题1、3、9、11和踝反射、振动觉检查与全项检查的效果相当,证实将MNSI问卷评分诊断截点定为4分,体格检查评分诊断截点定为2分的可能性。(4) hsCRP可以作为T2DM患者是否合并DSPN的预测因素,且该效应不受患者年龄、病程、血压、血脂、BMI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