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二氧化钛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学和光电性能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o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钛(TiO2)由于具有高稳定性、低成本以及无毒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光催化和光电领域。然而,TiO2不但带隙较宽,而且载流子复合率较高,这限制了其在光催化和光电领域的应用范围。而纳米金颗粒(Au NPs)在可见光区具有强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效应,将其与TiO2结合,一方面,可以拓宽Au-TiO2复合结构的光响应范围;另一方面,在二者界面处形成的肖特基结将有助于降低TiO2载流子的复合率,从而增强复合结构的光催化和光电性能。本论文首先制备了晶型可控的TiO2颗粒和粒径可控的Au NPs。随后,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和喷涂法分别制备了Au-TiO2复合粉体和Au-TiO2复合膜,并探究了多种制备参数对复合结构光学、光催化和光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添加洗涤工序,优化了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的工艺流程。该优化工艺的使用,不但使制备过程中的最大失重速率下降了83.3%,而且使TiO2产率提高了22.2%。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TiO2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结晶度更高的金红石型TiO2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效率。2.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Au NPs,并分别研究了还原剂添加量、保护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和溶剂种类对Au NPs粒径及其表面等离子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一方面,水相制备的Au NPs的表面等离子性能的尺寸效应符合Mie理论,即Au NPs的LSPR峰随着还原剂添加量的增大而逐渐蓝移;随着保护剂添加量的增大先蓝移后红移,然后微弱蓝移;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红移。另一方面,利用优化的反应工序,成功在醇相中制备出了高稳定性的Au NPs。3.采用静电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Au-TiO2复合粉体,并探究了Au负载量对复合粉体光学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光学测试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Au NPs与TiO2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一方面,由于Au NPs的LSPR敏化效应和近场增强效应,Au-TiO2复合粉体的载流子产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在TiO2与Au NPs界面处形成了肖特基结,TiO2载流子的复合率大幅下降。当Au负载率为0.66%时,Au-TiO2复合粉体在可见光和太阳光辐照下的光催化效率分别可达TiO2的2倍和1.2倍。4.采用可宏量制备的喷涂法成功制备了TiO2膜及Au-TiO2复合膜,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喷涂时间和Au含量对膜光学和光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400℃热处理的TiO2膜由于具有较高的载流子产率和较快的载流子传输速率,光电流密度和光响应速度均得到较大的提升,其光响应时间约为0.1 s,光电流密度约是未经过热处理TiO2膜的4.2倍。随着喷涂时间的延长,TiO2膜的光电流密度和粗糙度呈反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于致密的TiO2膜具有更低的载流子复合率。当Au含量为0.66%时,Au-TiO2复合膜的光电流密度最大,约是TiO2膜的1.4倍,这是由于肖特基结和LSPR敏化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PV)是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以膜上下游某组分化学势差为驱动力实现传质,并利用膜对料液中不同组分的亲和性和传质阻力的差异实现对醇-水混合物的有效分离。如何构建具有高渗透性和高选择性的新型膜材料,是当前本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论文针对乙醇-水、异丙醇-水两种分离体系,分别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聚酰亚胺(Polyimide,PI)
1996年,张宗烨等人提出了运用手征SU(3)夸克模型构造粒子问的相互作用势后,这一模型广泛地运用于粒子散射和能谱研究中。运用这一模型计算由三个夸克构成地重子谱可很好的解释大部分能级较低的重子态,但随着能级增加,理论计算的三个夸克重子谱与实验值相差越来越大。QCD理论认为高激发态的重子态除了三夸克内部激发外,还可能从真空中产生一对或更多对正反夸克qq,如果认为三夸克激发态只是重子态的一级近似,则由
进入21世纪后,宽禁带半导体SiC电力电子学发展迅速,SiC二极管和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先后进入商品化,在电动汽车等绿色能源的应用发展的带动下,SiC电力电子学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介绍了SiC电力电子学在大尺寸SiC单晶,低成本SiC功率器件制造,SiC二极管、SiC MOSFET、SiC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和SiC门极关断晶闸管(GTO)等功率器件,
硬质密胺泡沫含有大量刚性三嗪环,使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热稳定性,但存在粉化率高、韧性差等缺点,在外墙隔热、冷库保温等领域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本文利用长链二醇改性密胺树脂预聚物改变其分子结构,并经发泡配方与工艺的适配,制备性能较好的改性密胺泡沫。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预聚物合成阶段引入长链二醇改性剂,研究长链二醇改性剂种类(1,5-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用量对预聚物及改性密胺树
偶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邻羟基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系列化合物的总称。常见的偶姻化合物包括苯偶姻(二苯乙醇酮)、乙偶姻(3-羟基-2-丁酮)、丙偶姻(4-羟基-3-己酮)、3-羟基-2-戊酮和2-羟基-3-戊酮等。偶姻化合物作为重要的化学产品,用途十分广泛,主要可以作为食品香料、药物中间体和光敏剂材料等。传统偶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存在产率低、合成工艺复杂、环境污染严重及操作危险系数大等问题,因此研究开
游离的N-杂环卡宾第一次单独被分离出来是在1991年,自从Arduengo及其同事在分离出卡宾后,近二十年里,N-杂环卡宾在有机化学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卡宾与金属成键的金属配合物。N-杂环卡宾是强σ-供体,具有和传统的膦相似的反应活性,所以N-杂环卡宾常被看成是有机膦的替代与扩展。N-杂环卡宾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近年来,直接使用N-杂环卡宾作为催化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其在无金属络合时
近年来关于人工合成螺旋聚合物的发展已获得相当大的进步,多种具有新型功能的螺旋聚合物材料被人们开发出来。螺旋聚异腈(PIs)由于其独特的棒状刚性螺旋结构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PIs(如聚合物刷、星型聚合物)已经被成功制备出来,但是关于树枝状PIs的研究却很少被报道。由于树枝状聚合物具有明确、规整的结构,所以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也成为现在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设计并合成了
硬质密胺泡沫是通过三聚氰胺和甲醛在碱性水溶液中合成的密胺预聚物,经过一定发泡工艺制备的一种本征阻燃泡沫材料。由于密胺泡沫基体内依然存在未反应完全的亲水基团(-NH-、-OH),其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氢键,增加泡沫基体亲水性。并且密胺泡沫闭孔率较低,开孔的泡沫结构不能有效阻碍水分向泡孔内部渗透。保温材料长期被水分渗透的影响下,导热系数将有所提高。储存在泡沫内部的水分,随着冻融循环的作用(低温结冰,
域名解析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是连接互联网应用和资源的纽带,对互联网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改善DNS体系结构的角度出发,针对互联网DNS安全性的典型问题,深入研究DNS去中心化技术,通过对DNS的数据平面进行去中心化来降低商业竞争造成的损失,进而构建安全、开放的网络空间,促进互联网稳定、持续地发展。本文的研究工作已在相关工程项目得到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是导致水生生态系统恶化的重要原因。氮和磷等营养元素主要通过外源输入和内源释放两种方式进入地表水中,当确定外源磷不再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后,减少内源磷的释放就成为了当前防治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方向。本文设计制备了一种镧改性沸石材料,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制备条件,并考察了环境因素对镧改性沸石对磷酸盐吸附的影响,进一步通过FT-IR和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镧改性沸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