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瑟·米勒(1915——)的戏剧创作生涯始于在密歇根大学就读的学生时代,那时他就有一些作品获奖.在四十年代末,他创作的两部作品使他成为轰动全美的剧作家.1947年创作的《都是我的儿子》带给他第一次巨大的成功.两年后,他写下了被誉为"美国第一部杰出悲剧"的作品:《推销员之死》.从此,阿瑟·米勒就与尤金·奥尼尔和田纳西·威廉姆斯一道,被称作是20世纪美国戏剧界三位最优秀的戏剧家.自此,米勒就一直活跃在美国文坛,继续以各种现当代文学手段揭露和批判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他后来又尝试过中篇小说、自传和电影剧本等各种文学体裁,但他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仍然来自于以《推销员之死》为代表的戏剧.作为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表面上刻画了一个家庭成员之间令人心痛的矛盾冲突,实际上触及了美国价值观等更为宏大的问题.该剧剖析了人们因盲目相信美国梦所付出的代价.米勒控诉美国社会兜售的一个神话.这个神话是围绕二战之后兴起的资本主义物质至上主义建立起来的.这种物质至上主义抹杀了人生真谛,模糊了美国的立国者们当初倡导的道德观念.这种物质至上主义就是当今人们普遍意识到的消费主义,它鼓励人们极可能多地攫取商品并且将人生的意义建立在商品消费上.《推销员之死》虽未直接指出,但却清楚地表明,对这种物质至上主义的盲从有把自己变成消费品的危险.为了突显这一主题,米勒创造性地应用了许多现代舞台艺术,这其中,象征主义、意识流以及梦幻与现实交融等手段尤为突出.尽管《推销员之死》并不长,但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象征,使得该剧仅仅通过一个家庭的悲剧就得以展示消费主义时代美国的命运乃至人的本质.意识流手法在现代主义小说中得以广泛运用,但在舞台上的运用却需要技巧和勇气.梦幻与现实交融的手段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