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取银纳米粒子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银纳米粒子的形貌控制合成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探讨,探索各向异性银纳米的反应机理及生长规律。其次是将制备出的纳米粒子作为基底研究其SERS效应,探讨基底性质与SERS的关系,研究SERS机理。主要研究工作概括为五点:一、三角板银纳米粒子的光诱导合成。采用钠灯作为光诱导反应的光源,利用柠檬酸钠为稳定剂和结构导向剂,以硼氢化钠还原的银粒子为种子在水相中制备出了三角板银纳米粒子的溶胶。通过特定的投料比用该方法制备的三角板银纳米粒子表面洁净,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及较高的产率,是一种较好的三角板银纳米的合成路线。二、成功的制备了六边形银纳米板粒子。这种六边形银纳米板是在特定的反应物比例下,选择具有适宜波长的钠灯来驱动其光化学反应,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的。这种光化学作用下的反应过程经历了种子-三角板银纳米粒子-六边形银纳米板粒子的状态。三、用热作用方法制备了粒径可调控的圆盘状银纳米粒子。实验中通过控制热老化时间实现了圆盘银纳米粒子统计直径在57-39 nm范围之间的调控。这个调控过程中圆盘银纳米粒子的厚度基本没有变化,约为14 nm。通过对板状银纳米粒子尺寸的调控实现了对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LSPR)性质的调控,面内偶极共振吸收峰峰位从655 nm蓝移至472 nm。四、介绍了一种对银纳米粒子的形状进行后期重新塑造的方法。此方法基于氯离子对银纳米粒子的晶面选择性刻蚀作用,用氯离子刻蚀三角板银纳米粒子的{110}晶面,把三角形银纳米板塑造成了圆盘状。粒子形状发生转化的同时还生成了大量的银团簇物质,这些银团簇的存在活化了溶胶体系的性质。五、对比研究了三角板状和圆盘状银纳米粒子基底的SERS活性。首先构筑了三角板银纳米粒子的自组装膜,然后在氯离子作用下将其原位转化为圆盘银纳米粒子,设计相同的测试条件考察这两种基底的SERS活性。圆盘银纳米粒子的基底相比三角板纳米粒子增强10倍以上,认为氯离子作用下生成的银团簇导致的化学增强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