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Breast Cancer,BC)中医证型与脂联素、瘦素、VEGF及部分免疫组织化学因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及Ki67表达的关系,为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并指导临床治疗。对象和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3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乳腺科及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和病房,且符合入选标准的乳腺癌患者74例,对其进行术前临床评估并辨证分型,按中医证型分为阴虚证组、肝郁证组、脾虚痰湿证组、冲任失调证组及气虚证组;术后检测病理雌孕激素受体(ER、PR),C-erbB2、Ki67及血清脂联素、瘦素、VEGF、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等。统计方法采用统计软件中相应的检验方法。结果①乳腺癌脾虚痰湿证组患者血清瘦素、INS2h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②肝郁证组及冲任失调证组的VEGF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③气虚证组患者中ER、PR表达阳性率高于其它各组,ER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其它如年龄、病程、临床分期、血脂、空腹血糖、BMI、ISI,PR、C-erbB2表达情况、等各组间差别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①乳腺癌脾虚痰湿证组患者是合并肥胖、IR、高胰岛素血症发生的高危组,肥胖所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及脂源性细胞因子增多能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提示此证型预后不良;治疗时应注重健脾化湿祛痰药物的运用。②肝郁证组、冲任失调证组其VEGF含量升高,提示这两种证型肿瘤血管生成作用较强,易转移,提示预后不良;治疗时应适当运用活血化瘀的药物。③气虚证组患者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有关,预后良好。④未发现年龄、BMI、病程、临床分期、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ISI、C-erbB2表达等对乳腺癌中医证型有影响,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