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二十世纪的一位文学巨匠,田纳西·威廉斯通过发表《欲望号街车》一剧,在戏剧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该剧为他赢得了三项戏剧界大奖:普利策奖,唐纳德森奖和纽约剧评奖。剧中的女主角布兰奇·杜波依斯一直备受广大学者和评论家的关注。
本文致力于从女性主义视角剖析布兰奇的悲剧。她历经磨难,饱尝美国南方旧文化——典型的父权文化给予她的苦难。由于男性强加于其身的所谓“规矩”的误导和来自现实社会的威胁,布兰奇沦为现代社会中父权制度下的牺牲品。在第一章的绪论部分,本文概述了威廉斯的生平和作品中与《欲望号街车》及其女主角相关的内容,简述概括了几种评论观点。本文认为该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传性:贯穿于全剧的男、女主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是剧作家父母之间摩擦的再现。另外,除了以其母亲和姐姐为原型外,女主角身上似乎也有威廉斯自身的影子。本文把有关男女主角的评论文献按其观点分为三类,而较为认同第三类观点。
本文第二章首先论述了威廉斯在剧中表现出的对女性的关切,进而指出,父权制扼杀了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选择独立生活的自觉性。
第三章分析了女主角的内心冲突。女主角屈从了男性强加于其身的社会规范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但却深受其害;后来她畸形的反抗并未给她带来丝毫的幸福。本文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权文化观念极其巨大影响是造成女主角悲剧的根源。
本文第四章接着分析了导致女主角悲剧的现实因素。除了以上因素外,女主角布兰奇还受到了来自残酷现实的威胁。剧中男主角——一个男性主导观念极强的人,对她实施了毁灭性的打击。她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折磨:怀疑、查证、揭露和施暴,直致被推到幻灭和死亡(精神上)的深渊。本文认为,妹妹的误解、男友的无情抛弃也是导致其悲剧的重要因素。因而可以说,男主角及其所代表的充斥着物欲的、无情的现实世界是引发女主角悲剧的直接的、主要的原因。在这样的现实情形下,布兰奇的悲剧命运无可避免。
为了突出布兰奇的悲剧氛围,威廉斯还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色彩、音乐、灯光、声响等舞台艺术手段,采取象征手法成功地表达其意旨。
通过对女主角的悲剧描写,剧作家呈现给读者一个备受社会规范、内心冲突和邪恶势力折磨的几近崩溃的人物形象。本文对女主角的形象再次进行探讨,并对导致其悲剧的种种因素作进一步分析,旨在经过深入思考后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和发现并试图给处在类似境遇的现代人一些启示和帮助:建立一个没有性别差别和歧视的理想世界,两性享受着同样的机遇和权利,相互尊重,相互依存,让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