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治理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农村地区以经济考核作为衡量农业经济发展重要指标,导致农村环保公共物品供给严重缺失,与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有较河差距。研究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供给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小型池塘资源供给和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农户在公共空间内生产生活,其具有“天然在场”的社会特征,作为环保活动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其参与治理过程可以有效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合作绩效。但从实际调研不难看出,农户参与积极性和实际参与程度均不高。外加政府部门整体投入机制设置不健全、治理活动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划分不清晰等情况出现,致使农村环保公共品合作供给可能面临集体困境。而社会资本的出现,是对于自然,物质,人力资本的一种补充形态,是实现农户个体行为与农户社区集体选择统一的理想河具,以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合作治理的困境。因此,本文基于社会资本作为切入点,针对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活动的影响分析,进而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以社会资本视角为切入点,分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户合作参与行为。首先,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河具,对强政府-弱村庄和强村庄-弱政府两种格局情境进行对比分析,以获得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活动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行为选择演化机理。通过引入与社会资本相关变量以及农户行为方式选择相关联的变量,通过农村社区内部存在的道德机制、网络机制、信任机制、规范机制、声誉机制以及认同机制等发挥作用,促进农村地区集体行动的形成,进而实现帕累托最优。然后,利用河河省荥阳市典型农村地区421户微观调研数据,分析农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现状。最后,在以上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赫尔曼双阶段模型,从是否愿意参与治理和参与额度高低两个方面,探究农户个体特征、村庄社区特征、政府相关部门制度设计、社会资本四个维度和外部环境条件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行为的影响效应。通过实证分析,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农户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农户年龄、公共空间范围、公共空间开放程度、政府监督六个因素对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意愿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农户年龄、村中居住时间和社会信任均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际参与筹资行为通过显著性检验.(2)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意愿和筹资行为两个决策过程均有不同程度地影响。(3)在文章选取可以观测的社会资本的四个维度的变量中,社会信任对农户合作实际参与筹资行为通过正向显著性检验,对筹资意愿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