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专利在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意义重大,在促进人类社会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中作用显著。近些年国内外频发的专利热点事件,无不在对企业传达着信号:掌握核心技术、获取专利权才是市场竞争中的硬实力。因此,各国开始在从技术研发到获取专利的各环节上制定战略,加大资源投入,致使专利数量猛增。而与此同时,专利增速过快带来的专利泡沫也为专利正常发挥作用带来阻碍。为了促进专利正向发展,保障优质专利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专利质量的有效评估意义重大。现有对专利质量的研究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两类:第一类是将专利质量作为影响群体创新或企业绩效的前因,使用单一指标作为专利质量的代理变量;第二类是将专利质量作为结果,从宏观或微观层面来对影响专利质量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专利的评估模型及方法。但目前对专利评估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缺乏实证评估结果的支撑。随着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的提升,近年来国内专利数据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各类专利相关数据资源日趋丰富,为专利评估的实证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归纳、对比现有专利评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更加综合性的专利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比和分层抽样构建一个专利数据集,用两种方法对该指标体系的评估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相应的结论,以期为我国专利质量评估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搜集整理中国专利奖4089件获奖专利数据,并通过分层抽样获取4089件非获奖专利作为对照,组成专利质量评估训练集,同时参考我国高新技术的产业划分及国民经济行业的划分,将训练集数据分成包括化学、电子信息等六类。运用实证方法,首先使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对指标进行初步筛选,进而对不同训练集使用逻辑回归与判别分析两种方法来确定对应的专利质量评估指标,建立评估模型,对评估模型的稳健性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立的评估模型对石墨烯专利测试集进行质量评估,分析比较评估效果,得到以下两个主要结论:1)家族被引次数、发明人个数、实质审查时长、扩展同组个数、专利许可和质押这六项指标是专利质量评估的核心评估指标,专利优先权个数、申请人类型、专利诉讼情况为辅助指标;2)专利质量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具有领域差异。因为不同领域知识结构和创新路径存在差异,本文认为不同领域专利质量评估模型指标的有效性存在差异,并得到数据分析结果的支持。本文提出的专利质量评估模型基于客观指标,具有数据可得性强、评估效果稳定的特征,是对现有专利质量评估研究的补充和完善。论文进一步针对不同产业领域,提出了差异化的评估体系,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