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大多以美国新英格兰乡村为背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他的作品不仅诗意隽永,富于哲理,其中蕴含的深层生态意识,更使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运用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二个最高准则:“生态中心主义平等”、“自我实现”和指导性原则“手段简朴,目的丰富”的生活方式来探讨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深层生态意识,并进一步探讨了其深层生态意识的形成。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导论对深层生态学的发展脉络以及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作了简单的介绍,说明该选题的动机及社会意义,介绍了选择弗罗斯特作个案研究的缘由并综述与其有关的研究状况,指出本论文的新意所在。第一章具体介绍了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与弗罗斯特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态意识存在嵌合之处的相关理论。第二章是论文的核心。本章通过对弗罗斯特诗歌进行文本分析,系统探讨其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态意识。弗罗斯特认为,人类和自然是平等且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如果人类想实现自我,就必须善待自然;弗罗斯特对其所处时代过分追求物质标准的生活方式不以为然,他反对基于科技、工业化和商业化基础上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因此倡导一种田园生活。第三章是追问弗罗斯特深层生态意识的形成。诗人深层生态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对诗人诗歌、书信和相关评论等的研究,我们发现,以下三个方面是促成弗罗斯特深层生态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一是弗罗斯特的宗教信仰;二是弗罗斯特的阅读体验;三是弗罗斯特的人生阅历。研究表明,弗罗斯特诗歌中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描绘弘扬了深层生态意识,倡导了生态中心主义,符合生态理念。从深层生态学视角解读与研究弗罗斯特的诗歌,我们对其作品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