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邻苯型不饱和树脂固化动力学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ed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不饱和树脂固化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固化剂的选择,固化剂决定了存放期、成型温度、固化时间等,经过前人的研究发现,过氧化缩酮适合做为这种新型的引发剂。同时由于不饱和树脂的固化不可能仅有树脂和引发体系,必然还有其他需要满足性能要求的辅料,因此在本篇论文中将主要研究两种与过氧化缩酮联用的引发体系及其动力学方程,同时研究了两种阻燃剂在这两种不同引发体系中对固化动力学的影响,测定其转化率与时间、温度、浓度的定量关系。 本文主要研究了过氧化缩酮/BPO;过氧化缩酮/AIBN两种固化体系分别在不同配比,不同固化温度条件下对树脂凝胶时间、固化时间、放热峰温度的影响及阻燃剂TEPA、DBDPE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过氧化缩酮/过氧化苯甲酰固化体系中,过氧化缩酮含量为1份,过氧化苯甲酰含量为2份时,在110℃的条件下固化效果最好:在过氧化缩酮/偶氮二异丁腈固化体系中,过氧化缩酮含量为1份,偶氮二异丁腈含量为0.6份,在100℃条件下固化效果最好;DSC放热曲线,放热峰温度表明这两种配合的固化体系都比单独使用热固化剂的固化效果好,能够将固化温度降低20~30℃。凝胶时间的测量结果表明这两种固化体系的最佳配比能够将固化时间缩短到1分钟左右,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文的第四章中利用膨胀计法,研究了这两种固化体系及添加阻燃剂TEPA和DBDPE在不饱和树脂中的反应速率及反应影响速率,根据其测得的数据获得不同的反应速率方程,对生产企业的产品策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铁牛七(Aconitum szechenyianum Gay.)为毛茛科植物铁棒锤的干燥根茎,是我国西北地区民间常用道地草药。中药常以其根入药,其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具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止痛消肿,兴奋精神,消炎镇痛等功效。乌头类生物碱在铁牛七药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铁牛七在民间广泛运用,但关于它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很少,而关于生物碱的提取及测定还未见报道。本文依次利用L_(16)(4~5)正交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因其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成为继酶和有机金属催化剂之后的又一类重要催化剂。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因其易于制备,容易保存,对水分和空气不敏感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尽管如此,像许多均相催化剂一样,其催化效率不高,催化剂用量较大难以从体系中分离等缺点,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将均相催化剂固载到不溶的载体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章中介绍了常见的多孔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包括无机的介孔硅基材料,有机
自由基学说自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著名学者Harman首先提出以来,作为最著名的致衰学说,已得到广大科学研究者的共识。随着对自由基研究的深入,人类开发和生产出了多种有效的抗氧化药物。但是化学合成的抗氧化剂有研究成本高,价格贵,且副作用较大的缺点。近年来,人们发现天然产物中含有多种低毒性且有较强生理活性的抗氧化剂,并开始以这些天然的抗氧化剂为基础进行新药开发。由于自由基的不稳定性,不仅造成了相关实
有机发光材料包括有机小分子化合物、金属配合物和聚合物三大类。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由于存在成膜后容易结晶等缺点而较少单独应用;而聚合物发光材料也有着难以克服的缺点,如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