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试图从“写作场”的角度切入,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释,旨在论述老舍的创作和生活与“写作场”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写作场的变迭对老舍人生观、创作观以及多元文化观的形成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论文的第一部分按照编年的形式,通过叙述伦敦、新加坡、济南、青岛、武汉、重庆、和美国这七个老舍曾经生活和创作的地点,系统论述了老舍从异域开始的文学创作、生活变迁所不断积累的丰富的人生阅历、起步于武汉的政治生涯和对老舍一生中影响最为深远和巨大的写作场——北京,从而说明写作场的不断变迭对老舍的人生观产生的重要影响。 论文的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写作场与老舍的创作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骆驼样子》及《四世同堂》等老舍的具有“写作场特征”的代表作品,试图寻求不同的写作地点与老舍创作之间的影响和渗透,而老舍也往往善于把此写作场与自己一直眷恋的北京城一并纳入视野,让其与植根心底的北京传统文化相契合、互补甚至产生激烈的碰撞。从而揭示出写作场的不断变迭使得老舍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技巧更加丰富、更加独特,对老舍的多元文化创作观念的形成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部分主要分几个层次集中阐述写作场成就了作为文学大师的老舍,写作场对于老舍来说不但有许多正面的影响,他使老舍凭借其独特的感应,具有比较的眼光并引发了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触动他用文学的手段去表达,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同时写作场也给老舍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一部分重在证明写作地点的不断变迭,写作场中种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对文学大师老舍产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表层的,而恰恰是一种更为深层的、深刻的、甚至直抵内心,影响到他一生的巨大力量。 尽管老舍创作和生活的地方总是在不断的变迭,但无论他走到哪里,北京城都是他永久的眷恋。老舍自小学习国学,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居地——北京城内,这使得他从内心里对传统文化有着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与痴痴的迷恋之情,传统文化一直深深地植根于老舍灵魂深处,具有多元文化观念的老舍自始至终从未停止过对这种文化的反思与热爱。 本文正是在其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写作场的整合、归纳和分析,力图全面展示老舍的文化观念并且试图说明写作场的变迭对文化大师老舍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巨大的,终其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