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认同是指大学生对绿色发展所内含的价值理念、发展道路、生活方式的认知、认可和践行,具体表现为掌握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知识,树立绿色价值观,坚定绿色发展道路自信,并外化为自觉的绿色行为习惯。当今全球生态治理仍处于“西强东弱”的话语体系格局之下,并且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的短板。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之后又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这说明我们党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生力军,将参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全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者,或从事与环保相关的科研工作,他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状况既是大学生绿色素养水平的反映,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直接体现。目前,大学生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问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对此问题的研究既是党的创新理论及时“三进”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大学生绿色发展能力的需要。本研究立足文献分析,在厘析相关概念和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认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调查和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认同总体状况良好:对绿色发展的价值理念比较肯定、对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前途有所希冀、对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意愿有所显现。但部分大学生在一些领域仍存在些许问题:对绿色发展价值理念的认知缺乏理性、对绿色发展道路优越性认识模糊且传播意愿不强、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缺乏自我约束。进一步分析发现,主体生态意识薄弱、高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家庭、政府、企业、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认同均有影响。研究表明,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认同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提升主体绿色素养水平、丰富认同的精神资源、拓展认同的渠道、优化认同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努力,通过学校、家庭、政府、企业以及网络媒体等各层面的系统培育与引导,逐步提升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