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恶性肿瘤之中,肝癌的全球死亡率仍然位居前列,特别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肝癌发病率非常高。肝细胞型肝癌是肝癌的最主要类型。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标志物,肝细胞型肝癌早期发现率较低,生存期较短,死亡率过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肝癌诊断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等,然而,由于肝癌的异质性等原因,AFP等标志物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理想,因此找到更有效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课题前期在肝原代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发现了肿瘤组织与非肿瘤组织中表达具有显著差异的潜在肿瘤标志物PPP1CA,并经过初步的临床样本检测,发现血液中PPP1CA含量在HCC患者与非HCC患者中具有显著差异。本文进一步从HCC病因学角度筛选了不同肝病类型、不同临床进展的HCC患者的临床样本,利用现有的ELISA检测方法进行血液中PPP1CA的检测,并运用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性检验,ROC曲线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其在临床中可能的应用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首先我们发现血液中PPP1CA水平与HCC进展程度相关,并与HBV感染引起HCC相关,其与AFP进行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以及与金标准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其次,我们构建相关质粒及病毒对PPP1CA在肝癌细胞系中表达水平进行上调或下调,并对其呈现的功能和机制进行研究,发现PPP1CA表达水平升高会促进HCC细胞增殖,反之则抑制HCC细胞增殖,该过程可能与PPP1CA对YAP去磷酸化进而使Hippo通路活化有关。最后,由于PPPICA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与化学发光免疫方法的低背景噪声与高灵敏度高的优势,我们尝试建立检测血液中PPP1CA的化学发光免疫方法,主要完成了方法建立的前期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