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术论文中作者立场标记语和身份构建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obad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论文是一种重要的学术写作类型,展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为学者赢得学术声望。学术论文不是单方向的知识传播,而是作者、读者和学术团体成员之间的交流活动。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作者不可避免地将个人观点、看法和意见融入语篇写作。因此,学术写作就是一种身份构建的行为。作者通过一系列修辞策略和语言选择构建作者身份,尤其是立场标记语的使用。  许多学者,尤其是二语习得者,在学术交流中难以构建恰当的作者身份。通过分析作者立场标记语的使用能够探究学术交流中的作者身份构建。近来,关于学术写作中作者身份构建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大多数研究主要研究于单一语言特征,尤其是人称代词以及自我指称。相对而言,系统分析作者立场标记语来探究作者身份构建的研究较少。  本文在Hyland的立场系统框架下分析立场标记语的使用和分布,目的在于探究作者如何表明作者立场来构建语篇身份。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由30篇应用语言学实证研究论文构成的语料库,并根据体裁结构建立四个子语料库,分别为前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及结论。除了对立场标记语进行词汇分析,从体裁分析和句法结构角度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理解作者身份构建。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如下:  1.实证研究论文立场标记语的使用特征?  2.立场标记语在不同体裁部分中分布是否具有显著特征?  3.实证研究论文中构建了哪些作者语篇身份?是否有助于学术写作?  通过数据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模糊语在作者立场标记语中比重最大,其次是强势语,自我指称和态度标记语言。  2.讨论和前言中立场标记语最多,方法和结果中较少。  3.作者构建可信和权威的作者身份,藉此增强研究论文的说服力,推销自我并提升学术地位。
其他文献
《哈利·波特》近几年风靡全球,引发了各方面的研究和议论,然而对于它的翻译研究却不甚多。因此本文主要从功能主义理论的角度入手,研究在《哈利·波特》的翻译过程中,以儿童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