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对中国县域经济影响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铁网络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愈来愈大。人们逐渐意识到高铁对促进中国区域一体化和均衡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高铁对区域发展影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尝试从全国区县微观层面分析高铁对中国县域发展影响机制,探讨高铁建设的合理性,分析高铁建设带来的时间效益、集聚效应及扩散效应,定量研究高铁对不同地区、不同行政级别和不同城市群的区县带来影响的差异,为中国高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从直接影响、间接集聚效应影响和间接扩散效应影响三个方面分析高铁对区县经济的影响。首先构建中国县域高铁站分布数据,研究高铁开通对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基于综合指数法,分析高铁网络建设对中国各区县高铁可达性的影响,发现东部地区市辖区的平均归一化中心度及可达性最高,西部地区普通县的平均归一化中心度最低,与高铁站分布的规律较为一致。发现地处东部发达地区的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平均归一化可达性最高,比最为落后的成渝城市群高出300%以上。在测算出可达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测算高铁对运输发展的直接积极效应,通过生产-成本模型测算给各区县节省的时间成本。基于因子分析法测算经济集聚指标,研究高铁开通带来的集聚效应对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发现虽然高铁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西部地区的县级市和普通县发展失衡,总体上高铁没有进一步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两年截面对比发现第一产业熵和第二产业熵有所下降,区县总体上发展不平衡得到缓解。最后利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基于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高铁对县域经济扩散效应影响。然后在分行政类型和分区域两种方法下深入研究交通对不同类型区县的影响效果,并针对我国七大城市群分别进行分析,最终发现高铁建设对区县经济发展贡献率为26%。高铁建设对市辖区经济发展贡献率为27%,高铁建设对县级市经济发展贡献率为22%,高铁建设对普通县经济发展贡献率为20%。高铁建设对西部地区和市辖经济发展影响不够明显,总体而言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受益程度依次减少。
其他文献
生物炭由于结构特殊,应用潜力大而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产量大,具有较高的环境危害性,其处理处置问题一直是水处理中的难题。热解技术将剩余污泥制备成生物炭,能够大大减小了污泥体积,分解污泥中有机成分并且稳定重金属,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污泥处理方法。本文选用市政、药厂和钢厂污泥作为原料,在500、600和700℃下热解制备生物炭,研究其对Cu2+的吸附性能,系统表征了不同来源在不同制备温
汉语禁忌语词大都有较明确的类聚所指,这是各民族对语言禁忌的共性和汉民族文化心理的个性决定的;汉语禁忌语词主要指称以下几方面:1.疾病、死亡,2.身份、社会地位,3.行业、
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作为目前最新型的深埋式桩板结构,主要特点为T型梁承担路基荷载。相较于传统的几种桩板结构,具有如下特点:承载板由纵横梁的翼缘充当,为四边受力双向板,与纵横梁的接触面积较大,易满足抗冲切的要求;梁板同步浇筑,可加快施工进度并缩短工期,技术经济性较好。目前对桩板结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桩板结构的设计方法仍没有相关规范或法规可以参考,而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在国内高铁路基中
对于宣传思想工作者、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过去的5年,有3次重大的会议指导和引领着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2016年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2018年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作了重要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论断,引领
<正>重点关注国之重器与重大工程中的管理学问题《管理世界》编委会研究决定,2019年开辟"管理科学与工程"栏目,重点关注国之重器与重大工程中的管理学问题,欢迎投稿或合作!主
为了实现一次施肥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养分需求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设计了一种施肥量可调式分层施肥器,并利用离散元法对肥料颗粒的运动规律以及影响施肥配比的主要因素进行
创新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学校环境、学生主体意识、教育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与创新教育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实施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信息数据资源,数据俨然已经成为21世纪的"金矿",但是伴随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通过对近十年有关信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