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天门蓝印花布是我国荆楚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曾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传统蓝印花布的代表被列为世界博览会展品。天门蓝印花布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它不仅蕴含着我国荆楚地区传统印染文化和人民的思想内涵,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以及研究价值。但由于其历史的发展原因,天门蓝印花布面临着严重的生存考验。本文基于荆楚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视角,从湖北天门蓝印花布的生存现状以及设计学的角度分析其抢救性保护的必要性、抢救方法以及设计应用等,探讨出天门蓝印花布如何能在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下去。从天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以及传统手工艺人手中所收集的传统蓝印花布以及修复旧花版的图案基础上,分析并提取传统纹样的精髓,修复并还原破损花版的图案,将其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中。本文以湖北天门蓝印花布抢救性保护作为主要内容,希望对其保护与发展作出一个系统的分析和实际运用,从天门蓝印花布的抢救性保护角度形成一定的系统方案,探究出更适用于发展和保护天门蓝印花布的路径,同时设计出部分以荆楚文化为核心特色的非遗衍生品。本文主要以天门蓝印花布的抢救性保护为出发点,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资料收集、走访传承人和传统手工艺者、对当地非遗中心的考察、相关著作论文收集以及经验资料总结等方式来探究抢救保护湖北天门蓝印花布的方法。对此,总结出以下结论:第一,天门蓝印花布并未得到广泛的保护和传承。第二,湖北天门蓝印花布专业厂已完全停产并且拥有数量极少的高龄蓝印花布艺人,后继传承人群极度缺乏,即将面临濒危的现状。第三,天门蓝印花布的作品设计缺乏创新以及自身特色,群众的认可度不高且销量低。因此,在借鉴和比较其他地区蓝印花布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要求,力求促进中部地区蓝印花布的振兴与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湖北天门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