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迅速、感染率高。FMDV易感动物范围广,包括牛、猪、羊等20科的约70多种家养和野生动物。FMD一旦爆发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世界各国对该病的研究极为重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传染病。2010-2012年,我国及周边国家相继发生了O型Mya98谱系毒株引起的口蹄疫疫情,被全球广泛关注。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该毒株在猪群中广泛流行,并造成严重的的致病性,深入分析该流行毒株的序列变异,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差异,最终揭示出致病性变异的分子基础,对于防治和消灭FMDV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收集了我国2010年~2012年年底Mya98口蹄疫流行毒株,对其进行毒株分离鉴定和VP1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比对和分析,之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毒株:Mya98谱系牛源毒株O/BY/CHA/2010和猪源毒株O/GZ/CHA/2010进行全基因组比对分析,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获得以下结果:1.我国O型口蹄疫Mya98毒株源于东南亚国家,当前优势流行毒株与东南亚国家流行毒株同源性95%以上,属同一毒株。2.国内Mya98毒株随传入时间(或流行历史)的不同趋向于形成不同的进化分支,不同分支之间毒株差异较大,最大差异率可达15%。3.我国Mya98毒株宿主适应范围发生了转变,由最初只感染反刍动物变为猪、牛、羊均可感染。4.O/BY/CHA/2010和O/GZ/CHA/2010毒株与来自Mya98谱系的毒株全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大于98.0%。5.O/GZ/CHA/2010毒株在L蛋白第10位增加一个L氨基酸,在S片段缺失70个核苷酸。6.测定O/BY/CHA/2010毒株的LD50为8.0,TCID50为7.5;O/GZ/CHA/2010毒株的LD50为4.5,TCID50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