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为了研究肉仔鸡随日龄增长盲肠和直肠内主要细菌的数量以及演替规律,以及添加抗生素和益生菌对后肠道内主要细菌的影响,采用注射器连续稀释和平板选择分离法,分别对三组日粮(对照组、添加金霉素1OOmg/kg、添加乳酸菌10<9>CFU/kg)1、3、7、14、21、28、42日龄肉仔鸡后肠道内容物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PCR-DGGE法对1、21、42日龄饲喂不同日粮的肉仔鸡后肠道微生区系的组成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肉仔鸡在饲喂日粮前,除盲肠中的消化球菌和梭菌,以及直肠中的放线菌,拟杆菌,消化球菌、梭菌外,其余大部分都已存在于肠道中。肉仔鸡在28日龄到42日龄阶段,后肠道内的细菌集中为三群,乳酸和双歧杆菌,数量最大,达到10<9~10>;放线菌、拟杆菌、肠杆菌数量次之,达到10<8>;消化球菌、梭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数量最少,持续在10<6>左右。添加金霉素和乳酸菌后,其最终趋势也同对照组一致。
2.肉仔鸡盲肠中的放线菌、拟杆菌、乳酸菌,和直肠中的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放线菌、乳酸菌、双歧杆菌都符合Logistic数学模型。在研究的7个日龄阶段,盲肠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直肠中这两种菌的数量(p<0.05);盲肠和直肠之间的肠杆菌、葡萄球菌、放线菌、消化球菌、梭菌的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
3.添加金霉素后肠道中的主要细菌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绝大多数细菌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添加金霉素后对后肠微生物菌群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添加乳酸菌后,对肠道中细菌不会产生持续的作用,在28日龄以前,肠道内菌群未达到一个完全稳定态,乳酸菌对肉仔鸡的不同肠段不同细菌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的日龄不等。
4.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监视了1、21日龄和42日龄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益生菌后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发现:1日龄时,肉仔鸡肠道中开始有细菌出现,直肠和盲肠中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p<0.05);肉仔鸡21日龄和42日龄时,添加金霉素和乳酸菌不会对直肠微生态系统中细菌的种类造成改变;但是添加金霉素会使21和42日龄直肠细菌的数量减少(p<0.05),添加乳酸菌会使21和42日龄直肠细菌的数量增加(p<0.05)。而对盲肠中微生物数量基本没有改变。另外发现,随日龄增加,盲肠和直肠之间、以及盲肠各处理组之间、直肠各处理组之间的的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和结构越来越趋于一致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