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院地法在涉外物权中的适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自古以来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从14世纪萨维尼提出有关涉外物权的冲突规范至今,无论是理论学说还是立法实践都很少有人直接提出适用法院地法的主张。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忽视这种实际存在的现象。如果仔细分析便知,在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中,虽没有直接适用法院地法的相关规定,它却总是能够获得适用。沈涓教授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法院地法在物权关系中的隐性适用。本文在整理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法院地法在涉外物权关系中的适用情况,归纳其适用的原因,总结其发展趋势,最后结合我国相关法律对法院地法在我国涉外物权领域的适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合计三万余字。第一部分是分析法院地法与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本部分分别从法院地法与不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法院地法与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对于不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从“物之所在地法”提出至今,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改变。法院地法看似与不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并没有太大关系,但由于法律选择规则和管辖权选择规则的的双重作用,使得法院地法往往能够得到隐性适用。相比较不动产,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就要复杂的多。本文将动产分为了一般动产和特殊动产两类,分别对它们的法律适用情况进行分析。与不动产相同的是,这一部分也是从法律选择规则和管辖权选择规则的双重作用下来分析法院地法在动产物权中的适用情况。第二部分是法院地法在涉外物权中适用的归因。法院地法能够在涉外物权中得到适用,除了第一部分所提到的冲突规范和管辖权规则的双重作用之外,还体现在物本身的特殊性还有国家主权利益的驱使。而法院地法的救济作用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因素。第三部分是法院地法在涉外物权领域的发展趋势。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旧有的观点和理论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涉外物权领域中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松动、“分割法”的采用,以及最密切联系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的引入,都对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包括法院地法的发展趋势。这些变化都影响着法院地法在涉外物权中的适用情况。通过分析,其发展趋势也就不言而喻了。第四部分是法院地法在我国涉外物权领域适用的分析及反思。本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关系法律适用法》出发,结合《民法通则》、《物权法》、《民事诉讼法》、《海商法》等相关法律,对法院地法在我国涉外物权领域中的适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指出这种现象的不合理之处以及在今后的立法中该如何做。
其他文献
降本增效是企业新时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全流程降本体系构建,可以让企业降本增效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主要从企业降本增效工作的现状入
语言是交际的重要工具,而其中词汇则是构成语言的三个基本成分之一。词汇被认为是所有语言能力的基础,在人类交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词汇的匮乏严重制约着语言学习者的听、说、
近年来,分级纳米结构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如可控的分级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开放的多孔构造、优异的表面特性等,已成为材料、化学、催化和生物医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华夏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建通”)诉严琳短线交易纠纷案为切入点,通过对该案例争议焦点的详尽分析,指明我国短线交易归入权存在的法律问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带动了多个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在国家第三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房地产行业得到
将计算机网络、虚拟仪器、测控技术和LabWindows/CVI编程技术等有机结合,用PC机与各种虚拟仪器构成网络连接,设计出基于网络化测控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的现代测试技术实验平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建筑安全项目不断涌现出来,导致发生建筑安全事故的概率不断增大。建筑安全事故所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巨大。由于建筑物逐
笙是一种带有簧片的吹管乐器,在我国吹管乐器中,笙是唯一一种可以演奏和声的乐器。自古以来,我国便流传着女娲氏造笙簧的故事,“笙簧”即指笙,簧指笙里用来发音的薄片,在古代
本文从青藏高原一个新型发展中的工业化城市——格尔木市的两个“新月社区”入手,以民族学、人类学思路探析了近年来青海湟水流域“新月人群”大批西迁的原因及他们的生计模式
语文教材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的设计直接影响语文教研活动。选文系统在语文教材中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我国长期关注如何科学编写和使用语文教材选文系统。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作为被广泛使用的最新语文教材,其选文系统值得关注和研究。本研究以初中语文教材(2016统编本)选文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定量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编写依据、选文构成、比较视野下选文系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