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医生临床路径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353525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旨在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医生临床路径依从性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结合该理论模型的验证结果和典型样本医院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分析,以识别医生临床路径依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我国临床路径实施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基本厘清了临床路径依从性的内涵和主要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构建了医生临床路径依从性影响因素的框架及要素。结合计划行为理论的框架构建研究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对37名知情人士(含卫生管理领域专家、临床路径管理者和临床医生)进行深入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提取医生临床路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合文献和内容分析法的结果对医生临床路径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工具进行设计并完善;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河南省所三甲综合医院进行实地调研,逐月随机抽取2018年1-12月份的子宫下段剖宫产、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腹股沟疝的病案资料各6-7份,进行病案评阅,计算其医嘱与路径表单的符合率;收集样本医院2018年临床路径入径率、完成率、变异率和完成比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收集样本医院临床路径相关的制度规范文件;整群抽取产科、胃肠外科和呼吸内科医生开展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的适用性并对相关的研究假设进行逐一验证;结合问卷分析结果、计划行为理论和典型案例对医生临床路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结果】
  1.临床路径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最终包含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和行为(依从性)五个维度,共27个条目。在实地调研中有效回收调查问卷253份,有效回收率为84.33%,问卷的信效度均较好。
  2.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医生临床路径依从性得分有显著差异;医生的年龄和学历对其临床路径依从性有影响,学历越高的医生临床路径的依从性越好,工作年限越低的医生临床路径的依从性越高。
  3.计划行为理论下模型的拟合度较好,行为意向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有正向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其中行为态度的影响程度最大;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变量间两两相关,大部分研究假设得到验证。
  4.J医院的临床路径入径率和完成率低于H医院,路径完成比高于H医院;J医院的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医嘱符合率高于H医院,而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医嘱符合率低于H医院;三种典型抽样病种的临床路径医嘱符合率依次是腹股沟疝>子宫下段剖宫产>社区获得性肺炎。
  【结论】
  1.本研究所设计的医生临床路径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工具信效度良好,可用于相关研究,同时本研究验证了计划行为理论对于医生临床路径依从性具有较好的解释和预测作用,丰富了临床路径依从性的研究视角。
  2.行为态度作为最显著的影响因素通过影响行为意向进而对行为产生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对临床路径依从性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以及行为态度之间两两互相影响。
  3.J医院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好于H医院,不同病种间的临床路径依从性有显著差异;医院对临床路径的角色定位及重视程度、管理制度的完善有效程度、临床路径表单的设计、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等因素对临床路径的实施依从情况有重要的影响。
  4.医生临床路径依从性提升策略,从组织层面讲,首先是引导医生形成对临床路径的积极态度,具体来说应做到:①明晰临床路径的角色定位,予以足够的重视;②设计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模板;③建立完善的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其次是要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以提升医生的临床路径应对能力,具体包括:①组织好相关宣教和技能培训,畅通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②强化院内各相关部门的协作。再次是规范医院的制度建设,包括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探索完善临床路径相关绩效激励机制。从政策层面应:①探索和完善临床路径考核指标及方式;②加强临床路径统一信息平台的开发和推广;③及时出台和更新临床诊疗指南。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综合分析我国高血压流行现状带来的严峻挑战,从价值医疗角度,深刻把握医防融合管理模式对解决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医防分离”问题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及实证分析等方法,以价值医疗中患者、服务团队、组织、外部环境4维医疗服务模型为框架,构建符合价值医疗视角的高血压医防融合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我国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基层高血
学位
【目的】扩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范围已成为国内外新生儿筛查领域的发展趋势,但是国内尚无扩增病种的统一标准以及扩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经济性评价证据。本研究基于文献和专家咨询并经综合评分筛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适宜扩增病种,为深圳扩增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决策提供推荐病种清单。在明确适宜扩增病种的基础上,从全社会的角度,比较这些疾病各自筛查与不筛查、扩增筛查与现行苯丙酮尿症筛查方案的成本效果,为
【目的】依据乡镇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区域综合因素将样本乡镇分类,分析不同乡镇区域类型的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提供数量、结构和影响因素,为实现根据乡镇综合发展状况制定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资源配置和服务功能等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明确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提供的相关区域因素。采用多阶段分层不等概率抽样和整群抽样方法,按照地理分布和经济水平抽取366个乡镇。根据自制调查表、样本地区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借助生态位相关理论,从系统的视角研究农村卫生系统中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生态位,并对影响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生态位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提升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能力提供参考,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方法】本研究基于多阶段分层不等概率抽样法,以六个省级行政单位的370个乡镇卫生院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在引入生态位理论与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乡镇卫生院生态位理论刻画乡镇卫生院与其所处卫
【目的】家庭是居民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场所,是居民集体决策的基本单位。本文目的是分析农村地区空巢家庭在家庭层面的健康服务需求,利用场域理论的框架进行理论模型探索,利用家庭集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方法】本研究通过现场调查法多阶段随机抽样,在2个省抽取2个县,每个县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6个村40户家庭,最终抽取2715户7293名居民,本文筛选出803户空巢家庭,1606位居民进行健康服务进行
【目的】本研究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按经济发展水平选取东中西部三省的居民进行实地调查,以安德森模型为理论分析框架,从四个维度系统地分析全国不同经济水平下的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包括分析其就医行为和就医结果,并探索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卫生服务提供、促进老年卫生事业发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提供实证参考。  【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利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并掌握当前
学位
【目的】分析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智能审核中与抗菌药物相关的审核规则,从理论上确定这些审核规则与抗菌药物使用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了解样本医院医保智能审核的实施情况,用实证数据分析医保智能审核在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中发挥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提供建议。  【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与关键知情人访谈,明确武汉市医保智能审核中与抗菌药物使用相关的审核规则及其具体含义;根据相
【目的】2017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开始推行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制度改革。本研究探索评估实施按病种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对病种医疗质量产生的影响,为完善支付方式改革和病种医疗质量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本研究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某三级公立医院作为样本医院。(1)通过实地调研,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中收集2018
学位
【目的】在文献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非政府组织参与健康促进的模式与体制机制建设,以期为发挥健康领域非政府组织作用提供参考。  【方法】(1)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非政府组织、视力健康管理相关文献与国内政策法律,总结非政府组织模式研究的要素与分类,完善调研工具设计;(2)统计学分析法:对从武汉市视力防制中心收集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21.0、EXCEL2016等软件进行录入与统计;(3)
【目的】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养老需求日益多样。基于基本国情,国家大力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旨在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医养结合机构发展、老年人幸福感提升是当前热点话题。因此,本研究关注于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为促进我国老年人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以及医养结合机构良性发展,科学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提供依据。  【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