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视频传输的网络层与应用层QoS映射模型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pr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视频编解码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快速革新,以视频传输为主的多媒体通信已经逐渐发展为IP网络中的主要业务。虽然现在主流的H.264视频编解码技术较以往具有更优秀的压缩性能,但由于IP网络本身提供的是“尽力而为”的服务,视频在网络信道进行传输时,难免会遭受到网络丢包、延迟和抖动等影响,而大规模网络视频传输业务往往对传输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通过建立参数映射模型来提前评估网络视频传输的质量,并根据评估结果重新规划网络传输线路或者传输的视频类型,这对网络运营商和视频服务提供商合理配置网络资源以及提升用户的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面向视频传输的网络层与应用层QoS(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关联映射模型,该模型在实际应用时无需通过获取真实的视频流进行分析,只需要在视频传输业务开展之前根据承载该业务的网络和待传输视频的部分参数即可预测视频画面失真情况,实际测试表明,该模型能在计算复杂度较低的情况下较好地预测云网环境中传输不同视频类型的视频质量。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对引起网络视频失真的两大因素即网络信道传输失真和视频编解码失真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次介绍了网络视频质量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结合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对本论文适合采用的映射评估模型进行了分析。(2)针对网络传输中影响视频失真的主要因素,即网络丢包从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其存在的特性,并对描述不同网络丢包特性的模型从实用性和模型的适用场景等角度进行了分析。(3)结合选取的网络丢包模型对GoP(画面组,Groupof Pictures)内丢帧以及视频画面失真指标建立两层映射模型,最后在实际的云网环境中测试并验证本论文提出的参数映射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由于运营期间二期恒载改变、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等因素,使得临换索的斜拉桥其索力、线形与设计值之间存在偏差.为保证换索过程的安全,需准确把握结构当前的状态.以某斜拉桥为例,分析提出了通过输入实测索力,在主梁上施加并调整荷载拟合实测线形,从而获得当前的结构状态的计算方法.对比计算结果与荷载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鉴于风、水、电规划对于隧道施工的重要性,以罗望七标打哨隧道为例,全面探讨了隧道施工过程中配电、供水和通风等的规划方案及关键问题处理方法,为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以某市政道路变高度钢桁架连续梁桥为对象,对该异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进行设计.从监测参数选择、传感器测点布置、硬件设备选型、软件平台设计等健康监测系统不同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设计优化,确保系统对桥梁结构进行长期的实时监测,及时客观地反映结构当前技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