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约60%,农村入口基数大,且整体素质偏低是其现实状况。早在党的十五大我党就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为农民提供增收创收的途径和平台,这就需要国家和地方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关键就是要重视其中“人”的因素,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使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本文通过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个案,对该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和逻辑起点,本章对论文题目提出的背景意义做了阐述,同时,本章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相关概念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论文中的资料获取的途径,研究理论和方法。第一章,平度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及举措。平度市在构建出较为完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后,加大资金投入和相关人员,机构管理,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丰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的同时,结合本县区经济,政治,文化情况在培训方式上进行大胆创新,成效显著。第二章,平度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针对第二章中平度市在转移培训工作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如转移培训质量偏低,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低,政府、农民、企业在培训中定位模糊,缺乏有效的后续跟踪保障机制以及创业培训内容匮乏等问题。第三章,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与启示。通过介绍英美两个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通过横向比较,总结其中经验教训,为现阶段平度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更好的献言献策。第四章,平度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通过以上四章的论述,找到了平度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经验,该章节在立足平度市经济,人文,地理现状,总结出笔者对于改进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观念引导,管理机制,整合资源,后续跟踪等方面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