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与此同时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整体医疗服务体制不够人性化,社会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欠完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国家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还存在空白和漏洞等原因,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医患、护患关系日趋紧张,这不但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给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埋下了隐患。护士是实施医疗服务行为的主体之一,医疗大环境也导致护患间的矛盾日趋加剧,护患双方同样陷入了信任危机。各级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只有重视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应对和消除目前护患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促进护患关系健康有序发展,才能实现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宗旨,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本文在进行大量社会调查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医院护患关系的现状,深刻研究护患关系的问题,剖析护患关系问题成因,提出了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对策。全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本部分首先阐述了护患关系概念、通过当前社会背景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说明了护患关系的内涵,护患双方关系的变化导致其内涵向法制化、规范化、长远化、平等化、深层化发展。在本部分最后回顾了我国护患关系发展的历程。第二部分:本部分对京津冀十所三甲医院护患关系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归纳了导致护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根据作者的调查研究显示,不论是患者还是护理人员,都表示对当前医院护患关系的和谐程度并不乐观,总体上呈现紧张态势。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保健服务的需求。这种情况具体表现在:医院纠纷暴力事件多由护患矛盾引发;信任危机引起护患关系紧张;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护理人员缺少职业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有较大提高;护患关系中的主体、客体发生改变;护理人员对现代护理理念认识肤浅。深入分析了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水平较差、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个人综合素质较低、护理人员队伍结构不均衡、服务态度和人际沟通能力欠佳;患者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求医问药的就医准则良莠不齐、凡涉及自身利益过于苛刻、维权意识过强、对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视而不见、甚至对医院存在抵触、敌视心理;医院追求经济利益,功利化趋势严重、制度不规范,管理不完善、过于客观及不彻底化处理护患纠纷;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关注度和资金投入较少,各类医保制度有待完善,医药费始终居高不降;舆论媒体的失实报道等。第三部分:针对当前医院护患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对策,即要强化医疗卫生改革,营造温馨护患关系;改善并规范医院的管理模式,开拓并创新人性化管理措施;弘扬尊护传统美德,打造和谐就医环境;注重培养、提高护士道德素质及护理技术,提高护理服务整体水平;教育规范患者就医行为,力求增进护患间理解信任;重视护理工作,加强医护患之间的关系,建立医护患矛盾缓冲机制。最终有效缓解护患矛盾冲突,重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总之,一个稳定、和谐的就医环境离不开护患关系的和谐,虽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护患纠纷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关注,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要将护患关系的和谐与否作为一个研究性课题和医院未来长远发展工作的重点问题来对待,不断创新和改进管理方式和处置方法,切实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扮演好人类生命健康守护神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