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ll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枢纽机场具有强大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能够汇聚大量的客货流、资金、信息和技术,从而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当前,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不断深入,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继续发力,双流机场区域经济和关联产业快速发展。这期间,民航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民航全球化和大众化战略持续推进,都将为机场持续向好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上升至国内第四,航线网络不断完善,承办世界航线发展大会,自身发展也引人瞩目。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空域资源紧张,保障资源不足,运营成本高企,周边竞争激烈,安全形势严峻,双跑道双航站楼运行、双流机场扩建和天府机场新建同步推进带来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规模扩大,对机场安全、服务、管理效率、员工水平要求更高。未来成都机场的发展,必须要从战略层面来定义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等根本问题。  本文应用战略管理理论,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最新民航业、机场业发展研究成果,通过全方位调研分析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内外部环境,结合数据分析,将成都双流机场在未来五年及以后快速发展作为目标,提出成都双流机场作为企业化运营的总战略选择、战略重点和实施、保障,为双流机场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战略建议,为其它类似情况机场的发展提供借鉴,并且对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论文的第一章分析成都双流机场战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描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以及创新和不足。第二章对国内外战略研究现状进行了描述和述评。第三章对双流机场的体制改革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现状进行了描述。在第四章中,应用PEST方法对成都双流机场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在行业分析中总结了综合交通运输和民航业的发展,并着重讨论了高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双流机场与周边机场的竞争。在内部环境分析中探讨了双流机场的优势与劣势。第五章,根据集团公司现阶段的企业文化体系,分析提出双流机场的愿景与使命,并根据发展环境分析结论,应用 GSM矩阵和QSPM矩阵等战略管理工具进行战略匹配和战略决策等研究。通过对上文中分析的归纳,从有利于发展的角度提炼出了总体战略目标、具体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最后,在第六章中提出了双流机场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措施,特别是航空主业市场开拓、未来成都新机场建成后“一市两场”布局和应对高铁竞争的措施,并提出了政策、资源、信息系统支撑、企业文化引领等战略实施的保障。  论文提出成都机场应主要通过市场开发、市场渗透战略以及横向一体化、战略联盟的战略路径,达成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总体战略目标。将战略分析与现有一市两场研究结合,本文认为双流机场应通过充分研判一市两场规划,并将一市两场运行与双流、简阳临空经济区打造以及天府新区建设充分协调、深度契合,且通过构建精品快线、提升准点率、打造综合枢纽和大众化、国际化战略来应对高铁“八纵八横”规划加速成网的挑战,从而保障战略远景的实现。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路子,1998年初,兴中市政府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要求,从外界引进专业人才,采用授权经营的方式,成立一家公用事业类的GY集团公司。 GY集团成立后,利用传
该文在借鉴西方先进的公司并购的公司价值财务评估理论,主要针对公司并购中公司价值财务评估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包括公司价值的四个重要内容:净资产价值、持续
目前,中国的饲料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市场已近饱和。特别是近几年,受“瘦肉精”、“速成鸡”、人感染“H7N9”致流感等事件的影响,养殖业和饲料工业动荡不安。开发新客户的难度日益加大,客户维护成本也不断增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很多大型饲料企业集团都纷纷走出国门,踏足国际市场,争取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东非共同体五个成员国都是以农业为经济支柱产业内,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种植条件。但是,饲料工业发展
自1991年以来,国际社会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司治理结构运动,公司治理结构将成为21世纪公司创建的一个标准。对中国企业改革来说,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已迫在眉睫。 传统现代公司制度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立为特征,治理结构理论也是围绕两权分立展开。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使财产体制经历一次新的变革。这种新的财产关系带来了所有权、经营管理权的变革,必然触动公司的治理结构,并要求其产生相应的变革。
调查中远物流发展现状,整合现有的资源,调整组织结构,选择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客户,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实现公司与客户共同发展,为企业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