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到第三章分别论述了三种中药材接骨丹、葛根和绵大戟的化学成分研究;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别综述了接骨木属植物、药用葛根及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运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吸附树脂、凝胶柱层析等分离手段,从上述三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43个化合物,结合波谱分析技术鉴定了其中的39个化合物(不重复的化合物36个),化合物结构涉及三萜、环烯醚萜、黄酮、香豆素、木脂素等类型。第一章接骨丹的化学成分研究接骨丹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l的干燥全草。从接骨丹药材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atrinoside-aglucone(1)、10-O-Acetylpatrinoside-aglycone-11-O[4"-O-Acetyl-a-L-rhamnopyranosyl-(1→2)-β-ribohexo-3-ulopyranoside](2)、黄芪苷(Astragalin,3)、Ferna-7,9(11)-diene-3a,16a-diol (4)、α-香树脂醇(a-Amyrin,5)、β-谷甾醇(β-Sitosterol,6)、二十五烷醇(1-Pentacosanol,7)、花生酸(Arachidic acid,8)、棕榈酸(Palmitic acid,9),其中化合物1-4、7-9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及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第二章葛根的化学成分研究豆科葛属多年生藤本植物食用葛Pueraria edulis Pamp的块根在云南作葛根应用,从食用葛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为大豆苷(Daidzin,1)、葛根素(Puerarin,2)、大豆苷元-8-C-芹菜糖(1→6)葡萄糖苷[Daidzein8-C-apiosyl(1→6)glucoside,3]、Ambocin (4)、染料木素(Genistein,5)、染料木苷(Genistin,6)、Sophoraside A (7)、Pueroside A (8)、Tuberosin(9)、甘草素(Liquiritigenin,10)、芹菜素(Apigenin,11)、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12)、新异甘草苷(Neoisoliquiritin,13)、Zizyvoside I (14)、a-香树脂醇(a-Amyrin,15)、△-谷甾醇(β-Sitosterol,16)、胡萝卜苷(Daucosterol,17)。其中化合物4、5、7-15、1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13~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第三章绵大戟的化学成分研究瑞香科狼毒属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为多年生有毒草本植物,其干燥根为药材绵大戟。从绵大戟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鉴定了13个,分别为:狼毒色原酮(Chamaechromone,1)、新狼毒素A (Neochameajasmin A,2)、新狼毒素B (Neochameajasmin B,3)、雁皮素A (Sikokianin A,4)、雁皮素C(SikokianinC,5)、异狼毒素(Isochameajasmin,6)、西瑞香素(Daphoretin,7)、西瑞香素-7-O-β-D-葡萄糖(Dahnorin,8)、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9)、伞形花内酯-7-O-β-D-葡萄糖(Skimmin,10)、鹅掌楸木脂素双糖苷(Liriodendrin,11)、丁香苷(Syringin,12)、棕榈酸(Palmitic acid,13)。第四章接骨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对接骨木属植物的资源分布、药用情况,以及化学成分研究,药理作用试验的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了综述。第五章药用葛根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对药用葛根的品种、植物来源及资源情况,以及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药理作用试验、临床应用等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第六章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对瑞香狼毒的植物来源、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化学成分研究,药理作用试验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