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不同孕周、不同血糖状态的妊娠妇女血脂谱的变化状况分析,了解妊娠期孕妇的血脂谱波动的状态,同时观察妊娠完成后母体血脂谱的变化状况。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患者433例,按照美国ADA标准分为正常孕妇(NGRG)组315例,妊娠糖尿病孕妇(GDM)组118例,需排除孕前患有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和其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者,排除有烟酒嗜好者。依据筛查及诊断标准进行排除后即可入组。两组孕妇均进行问卷调查和基本实验室检查,监测血脂谱、空腹血糖、餐后血糖1小时、餐后2小时、餐后3小时、血压、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正常妊娠组(NGRG组)与妊娠糖尿病组(GDM组)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较:妊娠糖尿病组中孕妇的年龄、孕前BMI、妊娠过程中孕妇的体重增加情况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特征:GDM组收缩压值明显高于NGRG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NGRG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间血糖值对比得出:可得出GDM组空腹血糖、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血糖值水平均明显高于NGRG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餐后3小时血糖值GDM组明显低于NGRG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间血脂谱分析:在妊娠28周及产后42天后分别监测血脂代谢指标,得出表一下结果:妊娠糖尿病组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有明显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糖尿病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血脂代谢相关因素分析:妊娠过程中孕妇体重增加状况、基础体重指数、餐后1小时血糖可升高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而餐后2小时血糖还可升高血浆胆固醇。结论1.GDM孕妇空腹血糖、餐后1小时及2小时血糖升高,餐后3小时血糖降低,应监测餐后3小时血糖,以防孕期低血糖的发生。2.GDM孕妇存在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的升高,且存在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即使在生产后仍难以恢复,其血脂水平的升高与孕妇基础指数、孕期体重增加状况有关。3.孕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尤其重要,孕期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等可有效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