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式硫酸镁水泥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luohai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震害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在竖向荷载和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将受到很大的水平剪力,使核心区混凝土发生剪切破坏。核心区混凝土轻则产生斜裂缝或交叉裂缝,重则碎裂成块,核心区箍筋外鼓或崩断,纵筋压曲呈灯笼状。碱式硫酸镁水泥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如果应用于框架承重结构,能够大大提高节点的抗剪能力,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所以研究其在框架中节点的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碱式硫酸镁水泥混凝土推广应用于抗震设防地区框架承重结构的可行性,本文通过3个不同轴压比的碱式硫酸镁水泥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在低周往复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加载试验,研究它们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并与同样尺寸、配筋的普通硅酸盐混凝土水泥框架中节点进行对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时,相同柱顶轴压作用下,碱镁混凝土节点割线刚度约为普通混凝土节点的1.25倍,与普通混凝土节点相比具有更大刚度;屈服时屈服荷载相等,碱镁混凝土节点梁端屈服位移更小,具有更好的位移延性。试件破坏后,碱镁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未出现斜裂缝,仍然有很高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普通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斜裂缝较多节点抗震性能,等效粘滞阻尼系数衰退明显。(2)碱镁混凝土节点承载力完全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框架梁柱节点的设计要求。本文通过抗震规范公式推导证明:在结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同尺寸的碱镁混凝土框架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更小,更容易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设计要求。并由框架结构算例得出,与普通混凝土框架结构相比,较高的刚度使碱镁混凝土框架结构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引起的变形减小了11%。本文的三维框架数值模拟证实,相同地震波作用下,强度等级C35的碱镁混凝土框架结构位移为普通混凝土框架结构的93%,随着强度等级从C35到C70的依次提高,这种优势更加明显,当强度等级为C70时,碱镁混凝土框架结构位移为普通混凝土框架结构的83%。(3)轴压比对普通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影响明显,过小的轴压比使混凝土节点滞回环“捏缩”现象严重,抗震性能差。通过对碱镁混凝土节点轴压比的控制发现,碱镁混凝土节点也有同样的情况。从滞回曲线、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和剪切角变形的试验结果分析,本文认为0.24~0.4轴压比属于碱镁混凝土节点合理轴压比。
其他文献
橄榄石型结构的LiFePO_4因其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环保安全,用作正极材料时,无记忆性,理论放电比容量高,电压平台高(vs. Li/Li+=3.4V),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等众多优点,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锂离子正极材料之一。但是其固有的电子导电率低和Li+扩散率低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本课题结合固相法和液相法的优点,采用液相复合晶体法,并对前驱体制备工艺、喷雾干燥工艺及后期加工工艺
综合管廊是一种将原有埋地管道,利用集约化方式敷设的一类基础设施。它能高效利用城市浅层地下空间,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被认为是解决当前城市发展种种乱象的根本途径之一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长期的地震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如何减小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工程结构抗震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其中结构振动控制就是一
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强夯法已经广泛并且成功的应用在加固各种不良地基的工程中。随着建设规模的快速发展和建筑用地的日趋紧张,我国更成为当前强夯法应用与研究最多的国家。
在这30多年来,我国GDP一直在快速追赶世界发达国家。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也是欣欣向荣。不过伴随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关于建筑性能和审美需求都在持续变化。因此,各类型超高
学位
地下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宝贵的淡水资源现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尤其是硝酸盐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地威胁。因此生
随着交通量的增大,桥面铺装层的破坏愈加严重,其中粘结层破坏是导致桥面铺装病害的一个主要原因,为增强桥面板与铺装层的层间粘结性能,避免桥面铺装病害的发生,本论文研究采
本文围绕材料性能和构件力学性能两个方面,基于近年来氯氧镁水泥基材改性研究(主要是耐水性、体积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氯氧镁水泥未来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从力学性
近年来随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浅埋暗挖法越来越被应用到城市软弱富水地层当中,相比干燥地层,软弱富水地层中修建隧道引发地层变形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进而不能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