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冷反硝化菌筛选及固相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n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宝贵的淡水资源现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尤其是硝酸盐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地威胁。因此生物脱氮技术因其高效低耗安全的优点备受青睐,反硝化菌是生物脱氮的主体,对于北方寒冷地区地下水温常年低温影响反硝化效果的问题,从环境中分离筛选高效低温反硝化菌菌株,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使用固体材料作为反硝化菌的碳源和生长载体为反硝化菌创造稳定、碳源投加易于控制的生存环境。本文针对以上背景研究了利用固相碳源的低温反硝化菌应用于寒冷地区地下水的硝酸盐修复,并得到以下结论。  采用涂布平板法从常温厌氧污泥、冬季淹水泥和冬季稻田土种分离筛选出8株能在低温下具有较高脱氮率的低温反硝化菌,筛选出的低温反硝化菌均为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验证其产气能力。其中菌株Y2和菌株D的产气能力最好,但是菌株Y2的亚硝态氮积累量要低于菌株D,因此Y2可以作为生物脱氮的优势菌株并进行后续试验。  通过批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对菌株Y2脱氮能力的影响,菌株Y2的最适碳源为乙酸钠、最适氮源为硝酸钾,以乙酸钠和硝酸钾为碳源和氮源考察菌株Y2的最适碳氮摩尔比、温度和pH值,结果显示适合于Y2反硝化的碳氮摩尔比为3∶1,最适pH值为7.5,温度25℃时,Y2的反硝化效率最高,但在15℃时也具有较高的脱氮效果。该反硝化菌适用于在低温下硝酸盐废水的脱氮处理。菌株Y2的脱氮过程主要发生在第3~5天,亚硝酸盐的积累要相对滞后,但也在1~2天内可被完全降解。  通过提取DNA、PCR扩增16SrDNA并电泳,对PCR产物纯化及测序,通过16SrRNA序列分析对Y2进行同源性分析,利用结果对Y2进行鉴定,菌株Y2与Brevibacterium(JF411310.1)的同源性达到100%,结合菌株的生态学和16SrDNA鉴定可初步确定Y2菌株为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利用稻杆作为Y2的固相碳源进行反硝化试验,同时设一组空白试验对Y2进行反硝化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加入菌株Y2后的硝态氮去除率为100%,平均去除速率为0.39mg/(L·d),对照组去除率仅为60%,平均去除率为0.24mg/(L·d)。亚硝态氮的积累相对滞后。加入Y2后的亚硝酸盐积累量最高值为230.19mg/L,而对照组只有99.54mg/L,最终两系统中亚硝酸盐浓度分别降至21mg/L和11mg/L。系统的初始pH值为7.4,各组pH值基本在6.5~7.4之间变动。试验结束后加入菌株Y2后的最终pH值为7.3,对照组为6.9。固相反消化系统加入菌株Y2后大大促进了系统的脱氮效率。  因此,耐冷反硝化菌Y2能够有效利用稻杆为固相碳源去除水中硝酸盐,并适用于在低温下硝酸盐废水的脱氮处理。
其他文献
历史风貌建筑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由于建造年代久远以及人为因素,历史风貌建筑大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需要对历
预应力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是在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基础上添加预应力钢筋,通过对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来提高组合板抗弯强度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由于压型钢板这种新型钢
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顾名思义,就是将型钢混凝土结构与装配式结构这两种结构的优点进行结合。型钢混凝土的优势在于承载力大,刚度大,抗震及防火性能好,结构局部和整体
平表面夹芯板主要用于墙面板,随着建筑材料的快速发展,其目前发展比较快,运用的范围也比较广。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夹芯板进行开洞,以满足建筑功能需要。本文将对夹芯
橄榄石型结构的LiFePO_4因其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环保安全,用作正极材料时,无记忆性,理论放电比容量高,电压平台高(vs. Li/Li+=3.4V),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等众多优点,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锂离子正极材料之一。但是其固有的电子导电率低和Li+扩散率低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本课题结合固相法和液相法的优点,采用液相复合晶体法,并对前驱体制备工艺、喷雾干燥工艺及后期加工工艺
综合管廊是一种将原有埋地管道,利用集约化方式敷设的一类基础设施。它能高效利用城市浅层地下空间,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被认为是解决当前城市发展种种乱象的根本途径之一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长期的地震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如何减小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工程结构抗震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其中结构振动控制就是一
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强夯法已经广泛并且成功的应用在加固各种不良地基的工程中。随着建设规模的快速发展和建筑用地的日趋紧张,我国更成为当前强夯法应用与研究最多的国家。
在这30多年来,我国GDP一直在快速追赶世界发达国家。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也是欣欣向荣。不过伴随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关于建筑性能和审美需求都在持续变化。因此,各类型超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