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治是现代社会控制模式的重要标志,代表当下国际潮流,全球化时代对于任何一个非法治国家都是一个巨大挑战,建设法治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共识。中国的普法这一法律活动可以说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法律活动。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中国的普法工作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回顾二十多年的历程,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一路走来: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再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这些普法主题被转化为宪法和法律的制度性规定并内化为公民法治精神。与此同时,中国的普法也伴随着中国法治的展而不断进步,不断的发展。普法是法治的基础,又伴随着法治的发展而发展。从法律宣传、法律出版、法学教育等各方面来看,可以说,由中国主导的法律普及工作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所以说中国的普法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在普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不足。本文在总结普法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普法中存在的困难及不足。立足于此,为今后的普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普法宣传教育深入进行,使公民的法治观念逐渐增强。本文由序言和四章构成。序言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等。主体内容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概述:普法的基本知识。分析问题是第二、三部分,从中国普法的实践出发,探索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力求从客观、全面、发展的观点出发,对现存的问题作辩证的思考,给以尽可能中肯的评价。解决问题是第四部分,要使在普法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得到正确的认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具体的可操作性方法十分重要,最终改善缺陷与不足,实现最大限度的普法。本文写作的目的旨在充分的、全面的认识普法,使法律从制度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使广大公民由被动的接受法律到主动的学习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