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目前包装材料存在的不易降解、常释放有毒物质及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研制一种安全、绿色、无毒的包装材料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天然纤维素具有生物可降解性、高机械性能、高经济价值和可再生性的特点,常作为增强材料应用。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均具有无毒性可食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特性,通常应用于制膜材料生产中。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广,但竹材加工剩余物的利用率极低,故本课题以竹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材料,制备出近纳米级竹纤维素,并将其作为增强材料通过溶液共混流延法与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制备出两种复合增强包装膜。考察竹纤维素对两种膜性能影响,研究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探讨这类环保型复合包装在蔬果保鲜领域上的应用和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竹材剩余加工物为原材料,通过硫酸水解法和超声波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竹纤维素,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分析硫酸质量分数、酸解温度和酸解时间三个因素对竹纤维产率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竹纤维素进行表征分析。分析得出,竹纤维素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为48%,酸解温度为44℃,时间为3.27h。在上述条件下,竹纤维素的产率为56.07%。通过SEM分析显示,竹纤维素形状为棒状,直径约为500nm左右,长度在500~600μm左右,长径比较大,拥有了一定的纳米尺寸。通过FT-IR得出,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出竹纤维素保留了纤维素的特征官能团结构。(2)将竹纤维素作为增强材料通过共混流延法分别与壳聚糖溶液和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制备成两种复合膜。对两种膜的外观形状进行对比,对物理性能(透湿性能、透光性能、机械性能)进行测定。通过分析得出,壳聚糖膜呈淡黄色,羧甲基纤维素膜无色,复合膜的表面粗糙程度随竹纤维素浓度含量升高而增大。竹纤维素的加入均会明显降低两种复合膜的透湿性能,使其透光性能降低。通过机械性能测试得出,加入竹纤维素,会使壳聚糖膜的机械性能增加,使羧甲基纤维素膜的伸长断裂率下降,使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对制备得到的膜的涂膜保鲜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两种增强复合膜和单一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涂膜对圣女果的在15天内的贮存期间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涂膜处理均能降低圣女果的失重率、延缓硬度的下降速度和圣女果色泽的改变,有效抑制圣女果中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还原糖和维生素c的下降,延长了圣女果的贮存时间,达到了很好的保鲜效果。并通过对比得出,壳聚糖-竹纤维素复合增强保鲜膜的对圣女果的保鲜性能相较于两种单一溶液涂膜和羧甲基纤维素-竹纤维素增强复合膜的保鲜性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