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blood eosinophil,B-Eos)百分比与其临床疗效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记录所有COPD患者年龄、性别、COPD病史和吸烟史等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基础肺功能状况、既往病史、应用药物史、稳定期测得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建立档案。当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AECOPD)再次来我院时,作为研究病例,共1 10例,根据入院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分为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低组(组I,B-Eos%<2%)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高组(组II,B-Eos%≥2%)两组,并记录所有COPD患者急性发作时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百分比、白细胞计数、中心粒细胞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 NO)、慢阻肺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住院天数等。根据2013版GOLD指南针对AECOPD予以相应治疗,并予以糖皮质激素使用(甲强龙40mg静脉静滴或布地奈德4ml雾化吸入),经治疗第7天再次评估CAT问卷(第7天出院患者电话评估CAT问卷)。采用SPSS22.0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纳入110名AECOPD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4例(76.4%),女性26例(23.6%),年龄60岁-84岁之间,其中B-Eos%≥2%的患者占41.8%。2.外周血Eos百分比分组中,组I(B-Eos%<2%)患者64例,组II(B-Eos%≥2%)患者46例两组指标比较结果如下:①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使用激素情况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稳定期FEV1%pred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比较两组入院24小时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计数,FeNO值,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比较两组入院时CAT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7天再次CAT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及II组分别组内入院时CAT评分与经治疗7天CAT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WBC、Neu与B-Eos%呈负相关性,FeNO与B-Eos%呈正相关。结论: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的AECOPD患者入院时FeNO值较高,说明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AECOPD患者气道炎症,缩短住院天数。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的AECOPD患者经治疗第7天评估CAT问卷评分下降较快,并且实际住院天数减少,说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高低可能预测AECOPD的治疗效果。3.在AECOPD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FeNO值呈正相关,说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水平与气道炎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