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报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舞台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了解中国海报艺术的发展史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帮助我们认识历史上各种海报风格的起源及发展,从中找到设计创意的源泉和自我风格的定位。本论文以建国后中国海报艺术的发展研究为主题,以历史分期的方式对海报发展各阶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在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海报的功能、特征、传达的理念,针对海报与其他画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区别分析,以便于更好的了解中国海报艺术的发展,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针对中国海报的起源和早期发展面貌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抗战爆发前和解放战争时期海报艺术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形式、文字、色彩、图形以及人物形象等艺术特征做了总结;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对建国初期以及大跃进时期海报艺术特色的研究,这一时期海报的题材以军事、工农业生产建设为主,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青少年为主要人物形象,以保卫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建设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以写实为主、夸张、变形和象征手法为辅,利用国画、油画、水粉画、年画、摄影以及综合手法的形式进行海报艺术创作,文字方面以保卫祖国和工农业生产的政治标语、口号为主,这一时期的海报充满无比的力量和革命建设热情。第五部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海报艺术在本文中所占篇幅较大,分为文化大革命前期、中期、后期的海报艺术发展研究。这一时期的海报除继承前十七年的题材外,还增加了红卫兵、知青题材,人物形象较为突出,领袖人物高大、气宇轩昂;红卫兵表情与动作表现出愤怒、威严、紧张、知青表现出喜悦、紧张战斗、工农兵表现为紧张战斗、劳动、严肃。海报中的图像以领袖背景配红太阳、红卫兵配红宝书、知青背景配农具或田野等为主。整体艺术特点和风格呈现:“高大全、红光亮”、“公式化”以及“样板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海报艺术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类型多样,除商业、电影、文化、公益、艺术、宣传画和摄影海报以外,还增加了VI类、电脑合成类和个性化海报。商业广告标题和各种广告词语大量出现在海报艺术中,多样化色彩代替了之前的单一色彩形式,具象性、抽象性、构成式以及摄影的艺术结构被应用于海报艺术当中,在女性人物塑造方面表情更自然、发式、面部造型及服装更加多样化,海报背景以多重图底关系或日常生活环境为主,运用手绘、摄影、手绘与摄影相结合、电脑合成的表现手法,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写实性较多,抽象、夸张、变形、象征等风格也多被运用。本论文对各个时期海报艺术的研究都配有大量历史背景的介绍,每一章节的讨论、研究都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阐述,兼及对海报各方面的分析,探讨建国后中国海报艺术的发展。使得多侧面的了解海报艺术发展的历史并更好地理解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