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伯尔在中国的接受情况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qg86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在中国的接受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试对接受的过程、影响接受的因素、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代接受情况的变化、伯尔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伯尔作品对当代中国有哪些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尽可能详细的阐述,从而勾勒出伯尔在我国接受的整体轮廓,以期为广大伯尔研究者们作参考之用。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介绍到中国的伯尔作品寥寥可数。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更是完全中止了对西德作品的译介。这期问没有一部伯尔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也没有一篇关于伯尔的研究论文被发表。而文革一结束,作为战后“废墟文学”代表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尔和他的作品在中国备受关注,八十年代国内出版的伯尔译作在数量上可说达到了一个高潮。但是由于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存在,翻译作品的体裁、题材等都有一定的局限。对小说翻译得较多,而散文、评论等形式的文章很少涉及。小说题材也主要局限于对社会问题的揭示与批判,如描写战争、“小人物”的遭遇、政治腐败等问题。对伯尔作品的评论也受此影响,不够客观和全面。而广大读者要了解伯尔,主要渠道只能是伯尔译作和对伯尔作品的评论和介绍。它们作为人们了解、接受伯尔的导读,其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些千篇一律的导读式评论又在一定意义上抑制了读者的阅读想象和阅读体验,使得伯尔研究局限在较为狭小的空间之内。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伯尔在我国的接受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许多新的体裁的文章,如散文、评论、演讲稿、书信等被发掘出来,《伯尔文论》的结集出版便是证明。《爱尔兰日记》也以其随意而生动的语言赢得了不少读者的喜爱。有关伯尔及其作品的论文不断见之于文学杂志,其中也有不少研究者不满足于象伯尔译介初期那样,简单介绍伯尔作品的内容,而是更多的着眼于伯尔创作的深层特点,尤其是伯尔作品对于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各种形式的伯尔研讨会,更加促进了我国的伯尔研究朝着更深入、更细致的方向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伯尔的作品将会被更加广泛的读者群所接受和喜爱,对伯尔的研究也会逐渐走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发展,并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趋于合理,农村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地向城市转移。作为中国华北、华东地区最
随着知识经济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拥有全面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这就为软件行业带来了空前的机遇。近年来,中国的软件
<正> 引言 随着化学工业、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等危险化学品不断问世。大多数危险化学品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在储存过程中受到一定外界
计算机视觉技术是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辅助人类了解图像信息或直接用机器代替人类去识别图像。该技术无需直接接触测定对象便可获取图像中的重要参数和信息,属无损检测范畴。
江陵凹陷位于江汉盆地的西部,是在扬子陆块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一个重要次级构造单元,是江汉盆地的最大次级构造单元。本文以盆地分析与模拟、构造地质学等理论和
本文从对“写”的含义辨析入手,对什么是“写”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分析,进而通过对吴昌硕的花鸟画和篆书中“写”的比较,从个案研究出发对怎么“写”、作品中何以体现,这两个问
公墓是为制度化的下葬行为提供的场所。虽然墓地对于人们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国家对于公墓的容量供不应求,而且由于公墓以及殡葬行业的特殊性质,在公
目前多数大中型安装工程项目主要采用各种形式的总承包管理模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现场前期准备工作显得犹为重要。本文在强调其重要性的前提下,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分类,并
文中列出了三种炸药检测方法和八种常用检测技术,比较了三种现有便携式炸药检测仪的主要功能。指出了自主开发适应我国需求的便携式炸药检测仪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