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银行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成为21世纪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我国银行要想在WTO规则和新技术发展的双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外,应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在发展网上银行业务中,由于它不同于传统经营方式,会出现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如隐私权的保护与网络侵权问题,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网上贷款的法律问题,网络银行的法律管辖和监管问题等等,需要立法和司法界加以解决。本文即是通过对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析,力求为此提供一个框架和思路。本文第一部分是网络银行的概况,主要从两方面介绍网络银行的内容。一是网络银行的概念,区分了狭义和广义的网络银行。二是网络银行的优点与发展状况:其优点主要是省钱、方便、高效率、有利于客户和银行自身的发展;并简要介绍了网络银行在国外和我国国内的发展状况。本文第二部分是网络银行的法律问题,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网络银行的安全性与隐私权问题:在安全性上通过对我国网络银行安全性现状的分析,提出通过刑事、民事责任的承担来制止黑客入侵;并就有关损失的分摊分析了双方的责任。在隐私权上,强调我国隐私权保护急需立法,特别是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第二章是网上贷款有关法律问题:首先介绍了网络贷款业务的方式和程序,其次分析了网络贷款业务的法律性质,指出网络贷款与银行法中分支机构相关规定的冲突,及由此带来的监管困难;第三分析了网络贷款业务与我国立法的其他规定的冲突,包括网络贷款是否符合有关贷款审查和放款的规定,网上贷款合同与书面形式的问题及网上贷款合同成立时间与地点问题,另外还有审贷分离制度和发放异地贷款备案等规定对网上贷款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第四是网络银行贷款业务开展应注意的法律要点。第三章是网上银行的支付法律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包括电子支票的几种网上银行的支付手段。其次是电子支票的法律问题,包括电子支票的数字签名与《票据法》上的“签章”的关系、票据法上的传统概念在网络银行中的适用、电子支票能否单独立法、控制利用电子支票进行网络犯罪、电子支<WP=3>票的金融监管问题。第三是确定网上支付的法律依据,即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管理办法,对金融认证及数字签名在网上支付的作用加以确认,以解决电子支付的法律依据。第四章是网络银行的法律管辖问题:首先简要说明管辖网络银行的理由,即网络空间的无边界性和可确定性。二是传统规则的创新,介绍了美国在管辖上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实践。三是网络空间下新的连结因素,依网络空间的可确定性,提出作为管辖依据的一系列连接点。第四从管辖权的角度强调了国际监管合作的重要性。第五章是网络银行的监管:首先是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主要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或现有的法律难以适用,及洗钱、客户隐私权、网络交易等其他方面的法律风险。对这些风险应加以识别以便监管。其次是监管方式与规则,在国外监管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对市场进人、业务扩展、日常检查与信息报告三方面的监管规则。第三是网络银行的监管内容,包括企业级的监管内容和行业级的监管内容:前者主要体现在七个带有全局性的具体问题上,包括加密技术及制度、电子签名技术及制度、公共钥匙基础设施等。后者的监管内容包括国家经济安全的监管、网络银行系统风险的监管、对非法避税、洗黑钱等行为的监管、对跨国走私活动的监管、对黑客入侵的监管等等。第四是网络银行的监管措施:主要从两方面加强监管,即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和司法制度,不断形成创造性的具有替代效应的实施手段。第五是网上银行的税收监管法律问题:在是否应征税的问题上,要考虑网络银行前期投入巨大的特点,暂缓征税;在储蓄实名制和个人利息所得税上,也面临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在“常设机构”的概念问题上,必须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作出一定的修改以防止税收流失;另外发展中国家还应当在立法上坚持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结论部分对各部分,特别是法律问题的论述和观点作一总结。总之,本文力图对网络银行的相关法律问题作一个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再加上篇幅所限,难免不够深入;但求能为网络银行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一个初步的思路和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