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莉斯蒂娜·斯台德(Christina Stead,1902—1983)是20世纪有着重要影响的作家,1974年曾获得怀特文学奖。《热爱孩子的男人》是她的代表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本论文将采用伊利加蕾的女性主义理论分析女主人公路易莎建构女性主体地位的抗争。论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
第一章分析波利特家强烈而压抑的父权。父亲萨姆对路易的爱扭曲而复杂:一方面他鄙视路易肥胖笨拙的身材和平平的相貌,却迷恋自己的男性身体;另一方面萨姆极力想讨好路易,好让她一心一意地接受自己的人生教诲。为此萨姆采取种种方法,最重要的便是利用男性绝对的语言权威试图牢牢地抓住思想叛逆的大女儿的心第二章分析亨妮和路易的母女关系在后者建构女性主体性的作用。亨妮和路易之间出于性别召唤的联合和对女性系谱的觉醒,逐渐拥有了让萨姆惧怕的威力。本章主要运用伊利加蕾的女性谱系理论,分析和谐的母女关系在女性主体性建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分析路易利用自己的语言天才确立女性主体性的努力。主要运用伊利加蕾关于女性言论的理论分析语言在建立女性主体地位的作用。亨妮的语言特点对路易有着强大的魅力,但在家庭日益贫困的强大压力下,亨妮最终选择认命,从此,路易离家踏上寻找自我的苦旅。
伊利加蕾认为没有男女性征的各自确立,没有女性谱系的修复,没有女人言说的创立,女性便无法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在萨姆看来,路易不过是男性价值的反射,她得到的只是不断的否定和欺哄;与继母亨妮的情感共鸣是她找到反抗力量的源泉之一;运用自己的语言天赋,她决定离家,“到全世界散步去”。而世界女性主体性的建构也正像路易离家的旅途,只是开始,未来和终点都是未知的,但路易就像尼采眼中在混沌中将升起的舞蹈星辰,永远让女性主义者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