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救治急性中毒的疗效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Bird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Haemoperfusion,HP)治疗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急性中毒病例106例,根据患者是否应用血液灌流将所有患者分为血液灌流组(HP组)和非血液灌流组(非HP组)。非血液灌流组59例均经过常规洗胃、补液、利尿、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心肺功能支持及其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血液灌流组47例除给予非血液灌流组的常规治疗外,均行血液灌流治疗。 结果: 血液灌流组与非血液灌流组相比,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生存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中毒的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比非血液灌流治疗生存率显著提高(p<0.05)。血液灌流组中毒12小时以后开始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比非血液灌流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中毒的患者,中毒12小时以后开始行血液灌流治疗者比非血液灌流治疗者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 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提高急性中毒患者的生存率,并且可以明显缩短病程。尽管越早行血液灌流治疗效果越好,但是对于中毒已经超过12小时的患者,积极进行血液灌流治疗,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血液灌流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中毒的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The morphological changing trend of the Yangtze Estuary, the largest estuary of Asia, has become a focus of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a long series of topographic data from 1950 to 2015, this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切削模式:单纯ASA模式(aberation sman ablation,Q值优化)、波前像差引导下的ASA模式(WASCA)、波前像差联合虹膜识别双重引导下的ASA模式(IR+WASCA)LASIK手术
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包括了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加强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收益,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本文就是以全过程造价控制为中心而展开讨论和分
进入21世纪,我国的航空货运迎来了蓬勃的发展的大好时机.航空运输作为五大运输方式之一,也是当今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航空货运以期自身的速度快,安全性高、柔性
目的: 了解烧伤科成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8年3月间我科烧伤病人中诊断为院内获得性肺炎者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
目的:探讨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后腹膜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8例临床Ⅰ期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