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后腹膜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的探讨

来源 :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部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h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后腹膜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8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1.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268例子宫内膜癌临床Ⅰ期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136例行后腹膜淋巴结切除术,8例有后腹膜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活检6例,1例有转移,转移率为5.9%(8/136)。行后腹膜淋巴结切除术后手术分期期别上升40例,其中Ⅱa8例;Ⅱb18例;Ⅲa6例;Ⅲc8例,误诊率为29.4%(40/136)。未行后腹膜淋巴结切除术手术分期期别上升16例,其中Ⅱa4例;Ⅱb10例;Ⅲa2例,误诊率为12.1%(16/132),总误诊率为20.9%(56/268)。 2.136例行后腹膜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中最后病检结果提示为浅肌层浸润者97例,淋巴结转移者2例,淋巴结转移率为2.1%(2/97),深肌层浸润者39例,淋巴结转移者6例,淋巴结转移率为15.4%(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后腹膜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中最后病检结果提示为腺癌者117例,淋巴结转移者4例,淋巴结转移率为3.4%(4/117),特殊病理类型者19例,淋巴结转移者4例,淋巴结转移率为21.1%(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后腹膜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中最后病检结果提示为高分化者70例,淋巴结转移者0例,淋巴结转移率为0%(0/70),中分化者45例,淋巴结转移者4例,淋巴结转移率为8.9%(4/45),低分化者21例,淋巴结转移者4例,淋巴结转移率为19.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125升高者47例,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率6.4%,CA125正常者89例,淋巴结转移5例,转移率5.6%;绝经前患者31例,淋巴结转移1例,转移率3.2%,绝经后患者105例,淋巴结转移7例,转移率6.7%,小于40岁者10例,淋巴结转移0例,转移率0%,40岁-50岁者21例,淋巴结转移1例,转移率4.8%,大于50岁者105例,淋巴结转移7例,转移率6.7%,但其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1.临床工期子宫内膜癌行手术病理分期后期别上升占较大比率,本组误诊率为20.9%。 2.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较低。特殊组织学类型、低分化和子宫肌层浸润是其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其他文献
基于2016年的调查及2004年的资料,比较分析了普通高等学校的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听力与言语
The morphological changing trend of the Yangtze Estuary, the largest estuary of Asia, has become a focus of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a long series of topographic data from 1950 to 2015, this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切削模式:单纯ASA模式(aberation sman ablation,Q值优化)、波前像差引导下的ASA模式(WASCA)、波前像差联合虹膜识别双重引导下的ASA模式(IR+WASCA)LASIK手术
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包括了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加强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收益,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本文就是以全过程造价控制为中心而展开讨论和分
进入21世纪,我国的航空货运迎来了蓬勃的发展的大好时机.航空运输作为五大运输方式之一,也是当今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航空货运以期自身的速度快,安全性高、柔性
目的: 了解烧伤科成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8年3月间我科烧伤病人中诊断为院内获得性肺炎者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