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文化理论是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们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空间批判思潮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社会文化科学理论。在当今时代,空间文化理论的内涵也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本文在空间文化理论视域下,对中国城市旅游发展进行系统性研究。空间文化理论认为空间是凝结着建造者意识以及具有某种目的的社会产品,具有物质、精神、社会属性和生产与再生产能力等。这对城市旅游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如城市空间格局,城市文化的现实表达,旅游产品的深入开发,以及解决城市与旅游之间的矛盾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城市旅游是以城市为载体、依托城市旅游吸引物及其功能性服务设施开展的旅游活动。在世界旅游业发展正盛、中国旅游市场潜力巨大的当下,城市旅游因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等原因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当前中国城市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的空间挤压、人际关系复杂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亟需解决,城市的土地资源也因即将甚至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而日益紧张。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城市有效的旅游资源,促进城市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转变,是发展城市旅游面临的重要问题。第一章通过梳理西方空间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总结空间文化理论的主要内涵,并阐述空间文化理论对研究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价值,为从空间文化理论视角研究城市旅游相关问题提供夯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从理论应用的背景基础、主要内容以及具体作用方式三方面阐述空间文化理论的城市旅游应用。为区别于原有的理论内容,将空间文化理论应用于研究城市旅游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具有的具体理论内容,称为城市旅游的空间文化理论,并将其对城市旅游发展所产生的具体作用方式从指导旅游城市新分类以及提供城市旅游发展新思路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以第二章中对旅游城市的分类为基础、以方位和海陆等地理特点为依据,选取了国内四个具有代表性、借鉴性和对比性的案例城市,通过对四个城市的分析和对比中总给出当前中国城市旅游发展中空间文化利用的七个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总结除当前中国城市旅游发展中的空间文化利用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前文结论的基础上,基于空间文化理论在城市旅游应用中的主要内容及具体阐述,对解决旅游与城市的内在矛盾、促进城市旅游优化发展以及加强学术研究及观念思想转变三个方面给出城市旅游发展的相关对策及建议,对上第三章总结的问题给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