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从追根溯源的意义上看,就不能不提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而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要从教师的专业地位说起,被公认为关于提升教师专业地位的标志性文件是: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至此之后,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进入了大众视野,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了教师工作的常态,继而成为教育研究中的核心课题。历经了半个多世纪后,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可谓是多如繁星、浩如烟海,而教师也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发展着专业的同时,获得了尊严和喜悦,也成就了个体生命的发展。纵览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会发现:虽然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角度甚多,诸如,从专业发展的概念、过程、阶段、影响因素等,又或是从教师的种类、学科的种类来分别研究,如,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等。可是作为教师队伍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中小学教师,与他们专业发展相关的研究,却多是集中在影响因素、发展的条件方面,并且研究成果较为杂乱、零星、片段和不成系统。本论文以民办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研究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以“阐释内涵和特征、反思现状、理论分析、提出策略”为研究的总体思路,从两个层面上出发:一是从理论层面上,尝试归纳总结民办中小学校、民办中小学校教师、民办中小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三者各自的内涵与特征;二是从实践层面上,反思目前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这两个层面相互交织的基础上探寻适合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目标和路径,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来解决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研究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应先从厘清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特征着手、并结合民办中小学的内涵和特征以及民办中小学教师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特征。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民办中小学的办学者与教师,在满足彼此需要、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基础上,立足于本校的教育实践,在实际的工作中,持续的用先进的、适合自身工作需要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在结合自己和同事以及同行丰富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来反思、提炼可以指导和预测教育实践的理论。无论是办学者还是教师都要明确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是教师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内在专业素质的过程中,增进自己对工作的领悟和对学校的情感,继而自觉、主动的维护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身份、专业地位以及所在学校的品牌。办学者要积极主动的为教师创造愉悦的、受尊敬的工作环境,通过帮助教师构建发展规划和着手发展实践而实现提升自己与教师的工作生命和个体生命质量的良性发展。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发展主体的多维性、发展内容的综合性、发展价值的双重性和发展条件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在清晰了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特征之后,运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深度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考察。以期客观地呈现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状态。通过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考察所得到的研究数据与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并结合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对民办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汲于深度的思考和挖掘。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方面、二是办学者方面。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失目标、教师的专业行动力度不足、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低;办学者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办学者制定的规章制度过于形式化、办学者的管理风格偏于随性、办学者的组织机构科层制、办学者对教师自身合法权益的忽视。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出现的这些问题仅仅只是表象,在问题之后,隐藏着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刻原因,即办学者与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所持有的错误取向:办学者持有的技术理性取向,教师持有的线性取向。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究竟应该怎样?依据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性,并结合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所出现问题的原因,从取向、目标和路径这三个维度尝试探寻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状态。在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办学者和教师都应该持有正确的专业发展取向——共生取向。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和专业行为则构成了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中的四大领域,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也应规限于这四大领域目标之中。在共生取向和发展目标的指引下,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从微观、中观到宏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教师自我学习的发展之路、课堂为本的发展之路、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之路。如何才能够弥补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之间的差距,策略有三:一是促进办学者和教师的身份认同、二是注重学校场域中的专业发展文化建设、三是组建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综上所述,本论文认为,关于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当前中华大地的很多地方,民办中小学教育早已占据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中小学教师也随之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办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关键是教师,而民办中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专业发展。另外,专业发展还是民办中小学教师通过教师职业体现自我价值、实现个人发展的唯一选择。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的民办中小学教育处于基础教育变革的时代,对教师质量的要求更是迫在眉睫。因而,对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既有充实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意义又有指导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