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事故条件下的匝道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的交通量也快速增长,对高速公路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给现代化高速公路管理提供了参考方法,尤其在高速公路主线发生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在清障时间内维持交通秩序稳定。本文考虑到长期进行匝道控制在经济上和实际上不能完美适应高速公路的需求,提出了在事故条件下,对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进行控制的策略。分析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匝道控制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适应本文实际条件的控制模型基础和构思。根据相关事故数据,分析了交通事故时持续时间分布规律,给出了事故平均持续时间长度,即与需要进行控制的总时间有关,初步探索了预测事故持续时间的方法。阐述了交通波的相关理论基础,根据交通波的发展过程,得出处理交通事故所需时间,再结合交通波速度确定交通波的传播范围,即交通事故影响范围,对处于影响范围之内的匝道进行控制。根据短时交通流的非线性特点,采用具有智能学习能力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在MATLAB数学软件中,根据短时交通流数据及其特定条件构建了BP神经网络模型,完成了确定网络层数、隐含层节点数、训练函数等参数设置,并完成主线短期交通流预测。以短时交通流的预测为主,根据事故断面通行能力确定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容许通过车流量,同时根据交通事故影响范围确定受控制匝道数量,给出了调节率的计算公式,并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对比控制前后的总行程时间和平均延误,结果表明:进行匝道控制之后,事故影响范围内交通流的总行程时间和延误时间都有明显减少,可以缓解主线交通压力,使交通流更加稳定,有利于维持交通秩序。
其他文献
<正> 土壤的比热和热导率是遥感遥测中的二个重要参数。作者参考普通物理的实验原理,采取了一些特殊方法,对几种土壤样品的这二个物理量进行了实测。结果与文献[1]中作为热工
本试验以费乌瑞它品种为材料,对马铃薯脱毒苗基质栽培和雾化栽培的繁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基质栽培试验采用L16(2×43)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三因素四水平加一因素两水平(即:定植密
高温结构陶瓷(High Temperature Structure Ceramics, HTSCs)由于其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抗氧化性、红硬性和耐热冲击性,在金属加工、航空飞行器、高温
对74例尸体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动脉窦粥样斑块的分布及斑块的程度进行了观察,并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加以对照。结果:①动脉粥样斑块多分布于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动脉窦的内侧壁和后
目的总结良性病变所致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介入治疗的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2年24例在我科行介入治疗的CTPV
介绍了综合标准化的特征及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实施综合标准化的思考和建议。
母猪产房管理工作在养猪行业中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若管理不当会引起母猪与仔猪疾病等问题的发生,导致多种继发疾病。本文主要探讨了产前母猪的护理,产房管理和产后母猪、仔猪
文章对图书馆读者的权利与义务问题进行了探讨 ,论述了确立以读者为中心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
<正>2017年11月17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九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COA国际学术大会在珠海召开,来自德国的Michael Nerlich教授应邀在创伤骨科论坛上就"严重骨盆骨折的治疗"作了
<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关于教材,《科学》教材主编之一路培琦老师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教材是什么,教材就是提供给老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