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随着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病率增加,逐渐引起重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s)基于Siewert肿瘤解剖中心方案分为3型(Ⅰ,Ⅱ,Ⅲ),在此基础上有不同胃周、纵隔淋巴结转移。西维特Ⅰ型AEGs比Ⅱ型或Ⅲ型有较高的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病率,尤其是在中上纵隔。手术切除仍然是AEG治疗的根本。Siewert分型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用的工具。目前有国内报道SiewertⅠ型上纵隔淋巴结清扫阳性率罕见,导致手术入路存在争议。Siewert Ⅱ型食管胃交界处肿瘤最佳的手术入路及淋巴结清扫范围亦存在争议。 实验目的: 探索手术入路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Ⅰ、Ⅱ型pN分期的影响,确定最佳胸、腹部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恰当的手术入路。 实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66例AEG(Ⅰ型59例,Ⅱ型207例)手术后患者临床病理学数据。按手术入路分组分析对pN分期的影响。 实验结果: 1.Ⅰ型AEG采用上腹-右胸两切口(Ivor-Lewis,IL)入路第3、4站淋巴结切除率优于左侧开胸路径(Left thoracic approach,LT)入路,但转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M、8L、9站和16站对Ⅰ型AEG病人具有极高治疗价值。 2.Ⅱ型 AEG胸部淋巴结清扫, LT入路和 IL入路较腹部膈肌裂空(Abdominotranshiatal approach,AT)入路要好。腹部淋巴结清扫,AT入路更佳。仅第10、16站淋巴结转移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发现N分期(p=0.000)和切除淋巴结数目≥12个(p=0.035)是影响Ⅱ型AEG的预后因素。确定第8M、8L、16、17、19、20、G3、G4站淋巴结,对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结论: 1. SiewertⅠ、Ⅱ型AEG LT入路、IL入路及AT入路pN分期无显著差异。证实pN及 pT分期是 I型 AEG患者预后相关因素。pN分期和切除淋巴结数量≥12个是SiewertⅡ型AEG患者预后相关因素。 2.第8M、8L、9站和第16站建议Ⅰ型AEG彻底切除,IL入路及LT入路均可。建议Ⅱ型AEG要切除8M,8L,16,17和G3站组淋巴结。考虑IL术式是Ⅱ型AEG患者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