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角色定位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1986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群体性事件在世界各地都时有发生。但是,只有在中国,网络群体性事件才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会牵动整个社会的神经,引起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的高度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时进行3项大转型: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转型为开放社会。国家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矛盾犹如一个个隐藏的炸弹,令政府在改革的道路上越来越谨慎与保守,生怕百年来的强国梦想再次出现波折。因此,奉行全能主义的政府始终担心“一放就乱”的问题,对网络内容的监管越抓越紧,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也屡屡出现角色错位的现象。而富裕起来的民众则要求政府早日实现转型来更好的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导致民众产生失望与不满,从而给更多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积聚能量。面对这样的现实,需要政府重新进行角色定位,通过向社会所期待的方向转变来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带来的危机。本文主要运用全能主义理论、社会角色理论、政治文化理论、政策学习过程理论,研究政府角色定位与网络群体性事件之间的关联性,结合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殊性,考察政府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出现的偏离社会期待的角色错位的问题,分析政府角色错位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思考如何进行政府的角色调整。
其他文献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其与自然灾害不断对抗的历史。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力度不断加强,自然灾害的发生也随之增多。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理位置重要且特殊。西藏的稳定
英国是贸易大国,也是海运强国。英国的海上保险立法为英国海运业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其中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以其严格性而著称。近年来,国内海上保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