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疾病或健康状况是由遗传易感性因素和环境暴露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的。探讨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助于解释环境所致疾病的分子遗传机制。苯并(a)芘[3,4-benzopyrene,B(a)P](以下均以英文简称代替)是一种常见的环境致癌物,它的毒性作用通常是经过氧化代谢过程产生的中间体与大分子反应而导致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其终代谢产物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7,8-dihvdrodiol-9,10-epoxide benzo[a]pyrene,BPDE]不仅能与DNA形成加合物,而且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也会造成DNA损伤。DNA损伤后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就会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突变,而最终致癌。对环境因素所致DNA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1998年,周建伟等利用差异显示高通量筛选技术,从培养的原代人的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中分离克隆了一个在生物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环境应答基因——JWA基因,其编码蛋白是一种新的微管相关蛋白,并且可能参与了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JWA基因受多种分化诱导剂如维甲酸(RA)、13顺-维甲酸(13-cRA)和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