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蒋小敏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观察消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理论研究:通过跟随导师临床学习、记录笔记,搜集整理导师相关文献资料、临证笔记及医案,查阅相关文献及著作等方式归纳、总结蒋教授的学术思想,并对蒋小敏教授辨治代谢性疾病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其辨治规律。临床研究:按照简单随机、对照、非盲的临床试验原则,入选80例符合西医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符合湿热蕴结证候的病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每日以消痛汤剂内服治疗,对照组以双氯芬酸钠片75mg/日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并对治疗前后关节功能、关节肿痛指数、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血尿酸进行对照分析,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简要分析导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特色,进一步探讨消痛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机制。结果:提出杂病从脾肾论治,强调脾肾气化理论对疾病的影响,在辨治过程中应当注重“三重”,即重脾肾、重气化、重情志,临证中重视诊法,强调气化,用药平和,并系统介绍了导师对临床常见代谢综合证的理论认识及临证经验及遣方用药特色。临床研究:经过对参与试验的80例患者临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显示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比较,关节肿痛指数比较、关节功能比较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热蕴结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基本病机,应用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法治疗该病临床确有疗效,其安全性良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消痛汤治疗组在改善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症状方面有确切有效,优于西药对照组:在控制疾病活动的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WBC、UA、ESR、CRP方面,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