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合肥市不同生态环境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不同生态环境的负离子状况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且就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以及不同天气状况、植被、水体、车流量、人流量等因素与空气负离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空气负离子在城市不同生态环境的分布极不均匀,不同生态环境的空气质量差别也很大。首先,不同生态环境负离子浓度水平差异很大。森林绿地区的负离子浓度最高,平均浓度在1500个/cm3左右,水体边的负离子浓度水平次之,教学区和住宅区的负离子浓度更低,平均浓度分别为356个/cm3、402个/cm3,工厂区的负离子浓度水平最低,平均浓度仅为125个/cm3,交通闹市区的负离子浓度水平也较低,为185个/cm3。其次,不同生态环境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显著且都呈现出各自的规律。森林区和水体边的负离子浓度都是早晚较低,白天的负离子浓度较高,中午时分负离子浓度水平最高;教学区、住宅区和交通闹市区的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较为复杂,基本上都是早晨的负离子浓度最高,傍晚时分负离子浓度最低,8时、12时、14时和18时负离子浓度都处于低值状态,其余时段负离子浓度相对较高。工厂厂区内的负离子浓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早晨6时至11时降幅较大,为348个/cm3,11时以后,负离子浓度值都很低,且变化幅度较小,变化范围在30个/cm3和80个/cm3之间。用单级系数q和离子评议系数Ci对不同生态环境空气离子进行评价,只有森林和绿地的单级系数值小于1,其余各生态环境的单级系数q值均大于1,两个森林公园的离子评议系数Ci值都大于1,高于最佳空气清洁度指标;交通闹市区和合钢工厂的Ci值均小于0.2,属中度污染空气。不同生态环境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季节变化都很显著。大蜀山森林公园的负离子浓度季节变化最大,其夏季负离子浓度最高,春季次之,冬季的负离子浓度值最低,仅为736个/cm3。安农大校园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亦是夏季最高,冬季的负离子浓度值最低。而市府广场的负离子浓度是春季最高,而夏季负离子浓度最低。负离子浓度的最低极值出现在夏季的市府广场,为101个/cm3,负离子浓度的最高极值出现在夏季的大蜀山森林公园,为1322个/cm3。空气离子评议系数Ci的最高极值出现在夏季的大蜀山森林公园,达到了1.48,最低值是春季的市府广场,其离子评议系数值最低只有0.05。空气负离子的浓度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大。晴天的负离子浓度比阴天的浓度高,大蜀山森林公园晴天的负离子浓度比阴天高 115 个/cm3,董铺水库晴天的负离子浓度比阴天高 103 个/cm3。阴天的单级系数高于晴天的,大蜀山森林公园和董铺水库晴天的单级系数都小于 1,而阴天的单级系数均大于 1。降水对负离子浓度贡献很大,一次阵性降水后,负离子浓度可上升 869 个/cm3。但是阵性降水